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建 > 正文

福州万宝天桥下月拆除 市民由地下人行通道过街

2016-04-22 07:41: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福州万宝天桥下月拆除 市民由地下人行通道过街

  中防万宝城在地下将几大商圈连在一起

东南网4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朱丽萍/文肖春道/图)昨日,记者了解到,中防万宝城一期主体工程(负一层)目前正式完工,福州万象城与宝龙城市广场已实现地下互通。下月,万宝天桥将拆除,市民可直接由地下人行通道过街,地下商城预计2017年春节前开业。

万宝过街通道 5月底贯通

中防万宝城,总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据介绍,目前万象城与宝龙城市广场已实现地下互通。根据工程计划,5月底贯通原万宝天桥处的人行过街通道,拆除万宝天桥,9月底主体工程土建完成,2016年年底前项目竣工、下穿道通车,福州首个地铁商业综合体——中防万地下道路、大型地下停车场、连接地铁站、建筑地下人行过街通道来打造立体交通网络。

人防商街将实现与周边商场互通互联。万象广场、宝龙广场、苏宁广场、红星美凯龙、中央第五街五大商业板块围绕核心地下空间展开,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互通互联组合式商业形态。

工业路、西二环路 地下建7条通道

该工程正在通过城市地下道路、大型地下停车场、连接地铁站、建筑地下人行过街通道来打造立体交通网络。

记者了解到,在工业路地下15 米将建一条长1.1km 的双向四排机动车道,与地面西二环路立交桥形成上下相呼应的立体交通模式,分流东西南北向直行的车辆。并在地下车道两侧设置辅道,将进地下停车场的车辆通过辅道直接引进。

负三层的地下停车场约有1400 个公共停车位。该停车场还将与地铁站厅对接。工程还将设置三处非机动车停放处,可解决5000 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此外,工程计划在工业路和西二环路两侧地下一层建设7条24小时行人过街通道,将人车分流、各行其道,保证行人过街安全。

地下出入口共设52个,保证人流畅通和防空防火的需要。

相关新闻:

福州万宝人防工程年底竣工 5月底拆天桥改走地下通道

万宝人防工程年底竣工 5月底拆万宝天桥改走地下通道

  万宝人防工程效果图。

福州新闻网4月2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笑雪/文 叶诚/摄)备受市民关注的宝龙万象广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日前迎来重大进展,一期主体工程(负一层)已正式完工,万象城与宝龙城市广场实现地下互通,整个工程将于今年底竣工,中防万宝城预计明年春节前开业。下月底万宝天桥将拆除,市民可通过地下人行通道过街。

今年底下穿道通车

中防万宝城又称宝龙万象广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是福州首个地铁商业综合体,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融合式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总投资22亿元,总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

昨日记者在地下施工现场看到,已经完工的负一层十分开阔,万象城和宝龙城市广场已经实现地下互通。

投资方福建中防联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建成地下四层,其中负一层和负二层为商用;负三层为停车场、地铁二号线站厅层及双向四排地下道路;负四层为地铁站站台层及区间;地面为景观广场及改造后的地面道路和大庆河景观。工程从2014年9月正式开工,目前基本完成地下一层结构施工,地下二层结构完成40%,总工程量完成60%。

根据工程计划,5月底贯通原万宝天桥处的人行过街通道,拆除万宝天桥,9月底主体工程土建完成,2016年底前项目竣工,下穿道通车。

建7条地下通道

取消地面停车场

据介绍,在工业路地下15米将建一条长1.1公里的双向四排机动车道,与地面西二环路立交桥形成上下相呼应的立体交通模式。在工业路和西二环路两侧地下一层将建7条24小时行人过街通道,将人车分流。地下出入口共52个。

地下停车场设计车位约1400个,其中500个作为公共停车位。工程还将设置50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目前停放在地面广场的各类车辆届时将被引入地下,现有的停车场将被打造成集文化、景观、休闲等元素为一体的城市广场。

明年春节前开业

中防万宝城将实现与周边商场的互通互联,万象广场、宝龙广场、苏宁广场、红星美凯龙、中央第五街五大商业板块将围绕核心地下空间展开,为福州打造出一艘“商业航母”,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互通互联组合式商业形态。

根据规划,地面南北广场将改造成商业景观广场,同时设置五个下沉式广场,使地上地下融为一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