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破体温计会汞中毒?专家:及时清理不会中毒
2016-04-07 09:29: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摔碎体温计,滚出不少小银珠 东南网4月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燕燕/文毛朝青/图)“摔破一支体温计,竟全家汞中毒,母女双亡!”近日,朋友圈流传这则新闻,引起不少人恐慌。一支小小的水银体温计,真有这么大的危害? 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州多家医院,专家们说,目前还没碰到这种案例,家用体温计的含汞量很小,摔破后,只要及时通风、清理,一般不会引起汞中毒,但日常生活中,还有不少日用品、化妆品等含汞,市民应警惕。 摔碎体温计 不足以致命 2月底,1岁多的福州男童含着一支体温计玩,奶奶急了,也试了一下,竟咬破体温计,误吞水银,祖孙双双赶到福建省立医院求助(详见:福州一幼童含体温计 奶奶也尝试不料咬破误吞水银)。昨日,记者走访福建省立医院、协和医院、附一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医生说,偶尔会有一些市民不慎摔碎、咬破体温计,但并未引起汞中毒。 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科的柯主任说,水银也叫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极易挥发,蒸气有很大的毒性,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汞蒸气,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发热、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伴有口腔炎、胃肠炎、支气管炎,严重时,可损害肺、肾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但一支家用体温计的水银含量仅0.5克左右,打碎后,只要及时清理,并开窗通风,很快就会挥发。 该中心职业病科的林主任说,汞可以在生物体内蓄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脏器的损害,常见于仪表行业(如温度计、血压计等)、电气行业(如荧光灯、太阳灯、电子管等)等生产企业的工人,他们长期接触汞,若防护不当,可能造成职业性慢性汞中毒。但近年,国家加大了保护力度,职业性慢性汞中毒也较少见。 收集水银珠 不可用手碰 “相比体温计,老式血压计的水银含量更多!”柯主任说,一些节能灯、日光灯、荧光灯等也含汞,一旦打破,水银可能像一粒粒珠子,四处滚动,这时,要立即开窗通风,戴上口罩、橡胶手套,再用硬纸板、湿润的小棉棒或胶布,将水银珠吸附,放进密闭容器,加入少量水、沙,并拧紧瓶盖,写上标识,交给环保部门处理。 他提醒,水银珠到处滚,不要用手碰,也不能用抹布、扫把、拖把等清理,收集后,不要倒入下水道,避免污染地下水。如果伤口碰到水银,要立即就医。 “不要洗胃!”林主任也提醒,如果误服汞,不要恐慌,汞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消化道对人体的损害极小。若洗胃,反倒可能让汞反流吸入肺,无法排出体外,可能长期被吸收致中毒。 省立医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部的副主任陈宏毅也说,家用体温计的水银剂量很少,若不小心咬破,应吐出玻璃碴,尽快用温水漱口、催吐,可喝点牛奶、生蛋清,吸附毒物。 神速美白?小心汞超标 “美白化妆品,是生活性汞中毒的另一大元凶!”林主任说,前不久,福州一位女士的下身疼,连内裤都不敢穿,她辗转多家医院,最后才赶到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经检查,她体内的汞含量超过正常量数倍,是生活性慢性汞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医生在追问下才发现,她竟长期在下身敷美白膜,医生推测,这些美白膜很可能汞含量超标,经皮肤吸收。 林主任指出,使用汞超标的美白化妆品,除了危害皮肤神经,还可能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肾脏、肝脏以及生殖系统。为此,市民要小心“三无”化妆品,尤其是“效果神速”的美白产品。 柯主任也提醒,鉴别化妆品是否汞超标,最好找专业检测机构鉴定。此外,日常生活中,应少服用含有朱砂、硼砂的中草药,少用含汞的红药水,尤其不能和碘伏一起用,如果感觉头晕、头疼等,怀疑汞中毒,应尽快到医院检测血液、尿液中的汞含量。 |
相关阅读:
- [ 04-05]厦门一女士用高端美容品后汞中毒 商家却拒绝赔偿
- [ 09-10]专家:居家使用节能灯不会汞中毒
- [ 01-16]女子为美白竟然汞中毒 停用化妆品后恢复健康
- [ 09-23]昆明男童汞中毒系外部注射所致 一男性嫌疑人被捕
- [ 04-02]昆明汞中毒男童所在幼儿园称事件背后有故事
- [ 04-01]昆明汞中毒男童父亲:水银系小朋友喂给儿子
- [ 12-09]免费体验测出“铅汞中毒” 女大学生花光钱后报警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