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服务盈利困难 我市首个商业化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51找地网”负责人王铸根告诉记者,目前网站收集的土地信息中,除了有大面积的林地外,其余土地多为面积小、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块,而需要土地的客户多希望找到超过50亩、能用于农业机械化耕种的土地。供需的不平衡,导致网站几个月来仅成交10多块地,收入的佣金还不够公司一个月的开销。 记者采访的两名专家均表示,土地承包零碎化、供需条件不对称等客观因素使土地流转服务行业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由于我市土地流转还处于初级阶段,潜力巨大,商业化交易服务平台值得鼓励。” 土地金融等服务是突破口 “土地金融、土地包装、农技服务等相关服务将是未来的盈利点,目前我们已为客户办理林权抵押贷款服务,也在跟一些承包户接触,希望能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王铸根说,虽然他所创建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背后有风险投资的支撑,但他也做好了连续3年“烧钱”的准备。 据了解,几个月来,“51找地网”已经收集了1000多块土地的信息,广布的线下信息点也在源源不断增加土地数量,但成交量寥寥无几。“与同行相比,我们的土地信息还不够,广东、湖南地区同行收集的土地信息是我们的几十倍,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才能为今后的金融等配套服务提供客户基础。”王铸根说,虽然着眼于未来的土地金融服务,但眼前的重点要放在成交量上,而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付出。 多措并举推动土地整合 为打破收集的土地面积小、地点偏远这一难题,王铸根的团队正在努力加强与各县(市)区政府合作,希望以政府的力量推动土地整合,他们提供客户和后续配套服务,增加大面积土地的信息量。 除了收支不平衡,王铸根的团队也遇到其他困难。在办理土地流转手续的过程中,除了客户、农户之间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外,还需要镇村两级进行见证和备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到合适的工作人员盖章,有熟悉的人介绍好办一点,但经常是不知道到乡镇找谁来做这事。”王铸根希望基层政府能明晰责任,将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化、制度化。 网站创办之初,福州市相关领导曾到“51找地网”实地调研,关注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希望他们克服困难,将这一平台做大做强,这给王铸根的团队带来了莫大的鼓励。本报也将持续关注这一新生互联网业务今后的发展状况。 |
相关阅读:
- [ 09-29]福州土地楼面价频迎新峰值 房价上涨或已成趋势
- [ 12-24]福州土地市场未见年终放量 开发商"补仓"热度不减
- [ 11-14]第四次出土地让全流拍 福州土地市场寒意不减
- [ 06-27]福建福州土地发展中心原纪检组长黄达源接受调查
- [ 01-24]福州土地出让金额创三年新高 2014年差异化加大
- [ 12-06]年末福州土地市场爆发 地价飙升会催高房价吗?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