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学雷锋日推广“志愿云” 扫二维码就可成志愿者

2016-03-06 09:39:22 毛小春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就在你我身边: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不少市民通过扫二维码了解志愿服务项目。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纷纷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和前往老人院、福利院等场所,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昨日上午,“邻里守望·情暖鼓楼”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左海公园北广场举行,文艺惠民演出、志愿服务知识抢答等环节吸引不少市民积极参与。其中,“志愿云”系统更是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游客小陈就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场用手机注册成为志愿者,并扫描展板上的二维码加入鼓楼区团体。“志愿云”是全国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具有志愿者实名注册、自动生成志愿服务证、服务记录异地转移接续等特色功能。鼓楼区文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鼓楼区志愿者联合会于2015年9月接入“志愿云”信息系统,截至目前,鼓楼区的注册志愿者达到66961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有143个。

穿上红背心,戴上红帽子,10多名白发志愿者是台江区福德社区里的一道风景线。“他们年过花甲,却是社区志愿者的主力,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福德社区主任宋周告诉记者。孤寡老人陈鸿忠尽管已经78岁高龄,但他也是白发志愿者中的一员。“尽管家庭困难,也坚持做义务服务,他就是这样的老人。”宋周说,只要听说有志愿活动,陈鸿忠就会及时现身。上路劝导,路面保洁,这样的琐事陈鸿忠没少做。这支白发志愿者队伍在六七年前就已自发形成,用一片夕阳红,温暖整个社区。“我们见证了福州的发展,文明的人更多了。”陈鸿忠说,能为社区做点事,他们感到很高兴。

昨日,由福清市城市管理局首支女子中队20名队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一大早来到位于龙山街道利桥路的光荣院,看望入住在该院的革命老同志,给老前辈们送来慰问品,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把温暖送到每位老同志的心坎上。在光荣院的接待大厅,当志愿者们整齐地向老同志们敬礼时,老同志们的泪水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不禁举起颤抖的右手向女队员们回礼。

“来,爷爷奶奶看这里,笑一笑。”昨日上午,晋安区鼎屿社区广场前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不断,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举着照相机正认真地为社区的老人们拍照,照片拍好后老人们可以亲自挑选,现场立即洗出,作为一份特别的拗九节礼物送给他们。当天上午,共青团晋安区委员会、共青团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委员会、晋安区鼎屿社区在这里举办晋安区“小番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暨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一早来到这里,一边熬着香浓的拗九粥,一边免费为老人们测量血压,同时提供旧衣物、旧书籍捐赠收集,电脑义务维修,小区清洁等各项志愿服务。

昨日,福建农林大学志愿者们成立“农小林雷锋服务岗”,设立义务电脑维修、失物招领、信件传递、雨伞租借等16项服务项目,为在校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校园生活。“太谢谢了,如果没有你们帮忙送来明信片,我都以为寄丢了。”金山学院2014级学生谢晓城收到志愿者送来的明信片后连连道谢。昨日上午,农小林雷锋服务岗的志愿者们送出了第一批滞留在收发室的明信片,志愿者杨丽敏告诉记者,每学期都有几十张明信片和信件滞留在收发室,要想每一封都送到收信人手中,志愿者必须跑好几栋宿舍楼,有的没写清宿舍门牌号,还要挨个问。“有点累,但能将这些远道而来、充满温度的明信片送到‘主人’的手中,很有成就感!”

“脸谱要这样画,你们看,这个是京剧里面的关羽……”昨日下午,在闽侯新希望康复中心,来自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京剧协会的连靖握着孩子的手,一笔一画教孩子们画京剧脸谱。当天,志愿者在清洗完康复中心操场后,还为孩子们唱京剧,与孩子们一起画京剧脸谱,其间大家欢声笑语不断。经过和各位小老师的合作,孩子们完成了好几幅作品,他们带着各自的作品开心地与小老师们合影。此次活动通过京剧的表演,以及用“一助一”的方式教孩子们绘制脸谱,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国粹京剧带来的无限魅力与乐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