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日晚,鼓岭下雪图刷爆朋友圈,后被证实这是2014年2月所拍。
东南网1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夏雨晴/文毛朝青/图)最强寒潮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对于即将光临我省的“初雪”,大伙的心情随着渐渐下滑的温度越发火热。据预测,今日傍晚起,我省今冬的第一场雪就会如期而至。浦城、周宁、光泽等我省北部且海拔较高的地区,都有可能迎来“首雪”。福州的雪将在今日夜间来临。
受强寒潮天气影响,今日起至26日,我省将出现明显降温雨雪大风天气。省气象局昨日将重大气象灾害(雨雪、冰冻、寒潮)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鼓岭已落雪?部门未监测到
前夜,伴随着降雨,气温也剧降,而在微信朋友圈上,出现了不少“下雪”的传言。
最先被传出现下雪消息的是福州鼓岭,甚至有网友晒出照片和视频。之后,网上出现浦城下雪的消息和照片。记者随即联系了浦城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气象局确实接到民众反映,但暂时没有监测到。
昨日,记者再次向省气象台咨询,预报员表示,全省的气象台站,包括人工观测,昨日都没有监测到雪或者雨夹雪。不过前晚鼓岭、浦城气温确实达到出现雨夹雪的条件,不排除局部地区有出现雨夹雪。

昨日凌晨,记者在鼓岭拍到下雨降温场景,气象部门称未监测到下雪
福州市区或现雨夹雪或冰粒
气象部门预计,我省今冬第一场雪将在今日傍晚来临,将从我省北部一路南压。24—26日,闽中北部部分地区有结冰,将出现道路结冰、暗冰等不利影响。
今日夜里到23日白天,福州内陆高海拔地区将出现冻雨和降雪,福州市区可能出现雨夹雪或冰粒。
今日傍晚到夜间,南平、三明、宁德三市和龙岩市西北部的部分有中雪,局部大雪到暴雪(24小时降雪量10~19.9mm)。
明日白天,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四市和泉州、漳州两市西北部及福州、莆田两市西部有小雪或雨夹雪,局部中到大雪。
明日夜间,漳州市西北部山区有小雪或雨夹雪;龙岩市南部阴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余地区阴天间多云,局部有小雪或小雨。
除了降雪外,今明两日,三明市西部和龙岩市北部将出现冻雨。所谓的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气象专家介绍,冻雨的外观看起来和一般的雨滴相同,但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就像地上、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冰雕。冻雨的形成,主要是空中出现了逆温层,即高空中温度高于地面,导致下落的为雨,但是地面温度又很低,又凝结成冰。

闽西北极端最低温-12℃
气温方面,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警报和降温蓝色预警。据预计,此次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全省大部可达9~13℃,局部超过14℃。24—26日极端最低气温,西部、北部地区可达-12~-4℃,中南部的沿海县市0~4℃,其余地区-4~0℃。全省大部分有霜冻或冰冻。
今日白天到夜里,福州市区阴有小到中雨,偏北风3级左右,气温8~10℃;明日白天到夜里,雨夹雪转阴,偏北风3~4级,气温5~8℃;后天白天到夜里,多云到晴,偏北风3级左右,气温2~6℃。
空气质量方面,今日白天,我省中南部沿海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一级。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市空气质量优,无首要污染物。

春运期间闽北道路或积雪
今年春运将从后天开始,恰逢寒潮,将出现明显降温雨雪大风天气,我省北部地区的道路或将面临积雪和结冰的考验,市民要格外注意出行安全。
春运期间,我省常年同期降水量130.7毫米,平均气温11.1℃。根据预计,今年我省春运期间降水将偏多,其中南平、三明、宁德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一至二成,其余偏多二至五成。平均气温则略偏高,极端最低气温大部分县市接近常年,但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除了本次的寒潮之外,2月上旬中后期(4—8日)和2月下旬前期(22—25日)还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温过程。
气象部门表示,入冬以来我省气候异常,持续偏暖多雨寡照,出现罕见冬汛,这与超强厄尔尼诺密切相关。预计2016年1月开始,厄尔尼诺事件已进入衰减阶段,将持续至5月,但影响仍将持续,未来我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将频发。
同题新闻:
榕动物园动物过冬招数多:黑帽悬猴趴电暖箱旁取暖

黑帽悬猴趴在电暖箱旁取暖。
福州新闻网1月22日讯(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綦芬/文 记者叶诚/摄)福州近期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昨天气温跌至7℃~9℃,接下来还有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福州动物园内那些怕冷的热带动物们过得可好?
昨天中午,在动物园猴山上,记者透过密封的玻璃窗看到,笼舍内4只黑帽悬猴正围吊在一处铁丝网上烤“火球”。仔细一看,这“火球”是网外一只照得通红的“小太阳”取暖器。几只烤不到的黑帽悬猴在旁边上蹿下跳。
据了解,黑帽悬猴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栖息于海拔2700米的潮湿热带森林中。与怕冷的黑帽悬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分布广泛的猕猴不怕冷雨,照样在猴山上觅食嬉戏。“除了黑帽悬猴,在户外生活的热带狐猴、南美洲松鼠猴,它们的小木屋内有取暖器自动控温。冬天气温跌到10℃左右,动物园就启用取暖设备,已经好多天了。”动管科小高介绍说。
长颈鹿馆舍有一对4岁的非洲长颈鹿“三一”和“四二四”。听到饲养员老姚回来的声音,两只小家伙欢快地跑出来,像孩子似地将嘴埋进老姚的手里要吃的。“天冷后把它们关起来了。100多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墙上安装了四块电热板,还要再装四块,地下埋了两处地热,室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饲养员老姚边喂食边介绍说,这对长颈鹿的祖先是非洲的,它们是在中国繁殖的,可以适应这边的温度。
在两栖爬行馆,馆中央的鳄鱼池上罩着巨大的塑料薄膜以防冷空气入侵。两只非洲尼罗鳄趴在小岛上,它们的上方开着4只浴霸。大笼舍内两只黄金蟒上方开了3只浴霸。见有人来,“看似冬眠”的一只突然抬起头来,好吓人。尖喙蛇的小橱窗内点着一只200瓦的白炽灯,一只绿色的尖喙蛇捉弄着它的食物“小白鼠”到处跑。“两爬馆的动物多数是热带动物、冷血动物,冬天室内基本都是封闭保温的,大的笼舍点浴霸,小的点灯泡,温度保持在二三十度,让它们正常进食,安全过冬。”饲养员小叶说,福建本地的眼镜蛇就不用加温,可正常过冬。
据福州动物园动管科廖科长介绍,今年动物园的防寒防冻措施跟往年一样,低温到10℃左右就启用,再根据场地情况和动物的抗寒能力综合考虑。例如生活在室外的斑马、赤猴、火烈鸟用蓬布挡风,长颈鹿、猩猩用地热,袋鼠、松鼠猴、黑叶猴用油汀为主的取暖器,还有犀牛用陶瓷加热板。除了取暖设备,饲养员还会增加喂养次数。动物吃饱了,抗寒能力就提高了。即使极端天气也是采取这些措施,到时会多投放稻草、取暖设备,让动物室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达到保暖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