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福州查处三起文物被拆案 涉事单位和人员受处罚

2016-01-18 07:58:05 綦芬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福州查处三起文物被拆案 涉事单位和人员受处罚

  洗银营巷27号现在是一片工地。

福州新闻网1月18日讯(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綦芬/文 记者 陈建国/摄)记者获悉,我市最近对3处文物被拆案进行调查处理,涉事单位和人员受到处罚。

这3起案例分别是:长乐营前新街被部分拆除,台江苍霞片区建议历史建筑被拆损,鼓楼区洗银营巷27号民居被拆除。

长乐营前新街

被部分拆除

长乐市营前新街(俗称“厦门街”)系孙中山先生私人秘书黄展云为实践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而建设的,为长乐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1月13日,营前新街98号房屋被拆除。

经查,长乐市规划局在负责组织编制《长乐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没有认真审核,造成营前新街98号~103号房屋没有进行标注及保护,被纳入瀛洲片区旧改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以致98号房屋被施工队拆除。

长乐市作出如下处理:一是对长乐市规划局用地规划科负责人、营前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分别给予政纪立案调查,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二是给予长乐市科技文体局文物办负责人、营前街道相关负责人效能告诫;三是责成长乐市科技文体局、规划局、营前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和长乐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向长乐市委作出深刻书面检讨;四是分别给予长乐市规划局、科技文体局、营前街道、营前瀛洲片区建设指挥部通报批评处分。

省委书记尤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分别在《长乐市营前新街被部分拆除调查处理情况》上作出批示。尤权批示:“在‘三严三实’教育中,对这类问题要认真剖析。我们确有些工作人员办事不负责任,不尽职也不尽心。当官就要履职,不履职,今后就要按照能上能下的原则处理。”

洗银营巷27号民居

被正祥公司拆除

昨天上午,记者从通湖路进入衣锦坊,来到汪氏宗祠与动漫馆之间的洗银营巷尽头,这里围着蓝色的铁皮挡板。透过挡板,里面是一处工地,地上到处是泥浆和施工材料,远处是在建的低层仿古建筑。

“这就是被拆除的27号民居。”经居民指认,这就是清代民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所在地。

洗银营巷27号民居位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衣锦坊内,一进一花厅,坐北朝南,该建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4年,本报等媒体曾报道,这座受保护的古建筑多次遭到隔壁正祥三友苑项目施工方破坏。“去年11月,洗银营巷27号被彻底拆除,我们还向有关部门反映。”附近居民说。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该案基本情况是:洗银营巷27号所在地块由福建正祥广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祥公司)于2010年6月竞拍获得。市文物局2015年6月就该出让地块内洗银营巷27号搬迁及产权相关问题,明确要求根据《文物保护法》第20条规定,原地保护并修复,其修复设计方案应依法按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去年10月8日,三坊七巷管委会、鼓楼区文体局有关人员与正祥公司有关负责人前往查看洗银营巷27号民居,确认文物本体范围,并要求施工中维护文物本体安全。然而,去年11月6日上午,该民居被正祥公司未经批准私自拆除。

此后,鼓楼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对洗银营巷27号民居被拆事件进行立案调查,根据《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给予正祥公司以下行政处罚:一是责令改正、原地恢复原状;二是罚款30万元。目前,正祥公司已上交罚款。

台江苍霞片区

建议历史建筑被拆损

2014年在组织拆迁过程中,台江苍霞地块建议历史建筑或风貌建筑被拆损共计8处。

这8处建筑是:浣花庄菜馆旧址(中平路143号)、邱德康烟行旧址(中平路100号)、南方日报社旧址(中平路102号)、乐群芳楼旧址(中平路144号)、修德林慈善社、番钱仔局旧址(江滨西大道130号)、华莱药店老板私宅(江滨西大道144号)、德镜弄依春酒库旧址。

经查,苍霞地块被拆损的8处建筑全部位于应保留或保护建筑范围。但台江区又报请市里明确拆除范围,在未收到三坊七巷管委会《关于商请做好苍霞历史地段内文保及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函》之前,就对建议历史建筑进行拆除。

台江区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处理:一是台江区政府分管领导作检讨;二是对台江区建设局主要领导、区政府办分管领导进行效能告诫;三是对台江区建设投资管理中心处以5万元罚款,对该中心负责人处以1万元罚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