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90后小伙辞去国企工作投身街舞 组建“妈妈班”

2015-12-16 10:21:32 马丽清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90后小伙辞去国企工作投身街舞 组建“妈妈班”

  小炜(中间)和他的团队参加《我要上春晚》。

福州新闻网12月16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马丽清/文受访者供图)动感的音乐,炫酷的舞姿,新潮的打扮……街舞总是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在福州有大群的年轻人热衷这项“另类”的运动,他们希望通过街舞表达自己的梦想。小炜是其中一员。

1992年出生的小炜已有11年的舞龄,从接触街舞开始,他从未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小炜说,街舞蕴含着青春、积极、阳光和向上力量。他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街舞,爱上街舞,传递街舞文化的内涵。

对街舞的坚持

让父母改观

昨日,记者见到了小炜。他身着简单的运动装,头戴黑色鸭舌帽,背着双肩包,并非想象中打耳洞、戴项链、文身的小潮男。

小炜与街舞结缘是在2004年,那时他还在上初二。和很多青春期的男生一样,在小炜眼中,跳街舞很酷。2005年,他被电视上舞者帅气的舞步所震撼,发现街舞竟然如此有感染力,才真正开始自学街舞。

那段时间,小炜完全沉浸在街舞中。课余时间,他基本都在练舞,有时晚上很迟才回家。在父母看来,他是“不务正业”,甚至担心他会学坏。

“有一次我凌晨两三点才回家,父母彻夜难眠在楼下等我。事后回想,那段时间确实有些过分。”小炜说。

一边是父母的反对,一边是自己喜欢的事,小炜内心很矛盾。为了能够让父母放心,他介绍街舞圈的朋友给父母认识,父母开始有点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

到了高中,小炜相继拿下市、区一些街舞比赛的冠军,父母被儿子的坚持所感动,对他跳舞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

投身街舞事业

辞去国企工作

街舞种类繁多,小炜最喜欢的是机械舞。高中时,他用晚上的时间兼职带学生赚点钱,放假时就用赚到的钱到其他城市学习。有时去外地参加比赛,他就在教室外面“偷师学艺”。2009年,小炜在朋友的邀请下加入了福州CD街舞俱乐部。

“因为喜欢,所以更专注。”小炜说。在2012年品诺全国街舞大赛中,他获得了机械舞项目全国总冠军,战胜了大家认为不可能战胜的对手。他和他的团队自编自导的情景舞剧拿下了2013年《奇舞之星》福建赛区齐舞冠军,2013年湖南卫视《奇舞飞扬》第15期周冠军以及《奇舞飞扬》年度十强。小炜在世界级街舞赛事KOD街舞大赛连续两年进世界百强。这一系列的荣誉,也让那些不理解他的人看到,他是认真的。

2013年,走出校园的小炜在一家国企谋得一份工作,但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小炜却找不到在舞台上的那种激情。他辞去了在国企的工作,决定将街舞作为自己的事业。

“刚开始我只是纯粹跳舞,但一旦决定将街舞作为自己的事业,就不得不面对经营的现实。”小炜说,当时俱乐部越做越大,但一个月收入算下来,除去房租和人工成本,仅是收支平衡。而再不盈利,俱乐部就难以持续下去。

当时负责俱乐部经营的小炜深感责任重大。“这不仅仅是一个俱乐部这么简单,还关乎这么多爱好街舞的人的梦想。想要让梦想继续,就要盈利。”小炜说。

为此,小炜和他的团队一起到省外的一些街舞机构去取经,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授课模式。闲暇时还到街上发传单。创业的日子很苦,但在他们眼里,为了梦想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致力推广街舞

传递文化内涵

“街舞其实有很多内涵,它不是耍耍帅那么简单的。”小炜说,他刚开始接触街舞也是被街舞酷炫的外表所吸引,但久而久之发现街舞蕴含的青春、积极、阳光、向上、健康、友爱的内涵,才是最迷人的。如今,在他们的俱乐部里,学员年龄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不等。起先,一些妈妈只是陪着孩子来学习街舞。在这过程中,不断被街舞的魅力所感染,组建起了街舞“妈妈班”。一些学员毕业后留下来成为俱乐部的教练。

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街舞的魅力,小炜感到很开心。小炜告诉记者,但也有人觉得街舞是低俗之作,难登大雅之堂。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街舞、爱上街舞,改变人们对街舞的看法。他现在致力于街舞文化的推广,希望将街舞文化的内涵传递下去。他们团队已和福州市20多所高校社团开展合作,希望将积极向上的街舞文化带到校园。他们还打算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让更多人接触到街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