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1月29日电(记者王凡凡 王文清)
这是一个应该铭记的日子:2015年11月28日。
这是一个值得留连的地方:福州大梦山熊猫世界。
这一天,这个不到百亩的山包,只够停几辆车的空地和连接它与外界的狭窄的斜坡,走来了中科院专家,走来了中国绿发会代表,走来了福建省和福州市相关领导,走来了海内外媒体记者,走来了……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时竟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统称,只好套用一个网络语言:“粉丝”。是的,他们因热爱而来,为“巴斯”而聚,共同为这个中国大陆最长寿、最有故事的“熊猫明星”庆祝35岁华诞――相对而言,大熊猫35岁已是人类百岁以上。
足够大的生日蛋糕,榕树上飘着的彩色祈福条,贴板上满满的贺卡,一串又一串的汽球,把整个空间装扮得喜气洋洋。大屏幕上放映着记录“巴斯”丰富“猫生”的视频:“体育多项全能冠军”、“文娱界的全球巨星”,拍过电影电视,上过春节晚会;作为吉祥物“盼盼”的原型为北京亚运会贷代言,为广州亚运会录制节目;担任“中国和平外交使者”出访美国,为中国赢得了无数的海外“粉丝”;三次经历重大灾难却又获得重生;积极配合人类,为大熊猫科研工作做出多项贡献 ……
但整个庆典中,最引人注目和令人感动的应该是为“巴斯”功勋人士授勋仪式。李兴玉、崔学振、赖炳辉、苏皖、赵广健、陈小玲、邱梅霖、施飞宁、乔治·妮、刘忠仁、杨勇进、张云楷、卢维燮等1 0多位来自中国乃至美国的、曾经为“巴斯”献出爱心的人士以及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团队获得了“巴斯勋章”。
这是熊猫世界首次为爱心人士颁授“巴斯勋章”。一枚枚“巴斯勋章”背后有着一个个感人的“巴斯故事”,谱出了一曲跨地域、跨世纪、跨物种的“大爱之歌”。
――跨地域的爱千里绵延
现年70岁的李兴玉在此次活动中被亲切地称为“‘巴斯’的妈妈”。当年,是她奋不顾身跳下冰河把濒危的“巴斯”救上来并起了这个沿用至今的名字。
1984年2月22日下午5点钟左右,天上还飘着雪花。家住宝兴县永富乡永和村的李兴玉和侄儿石家明,各自背着上山砍的柴火,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在路过巴斯沟大河边铁索桥时,先是听到几声狗叫,然后就亲眼看见一只大熊猫从对面岩上掉入河中。当李兴玉他们赶到河边的时候,它已经被河水冲了2、30米,卡在河中央两块石头中间,看上去已经精疲力尽。
“大熊猫虽然是动物,但它是一条生命,任何人都不想眼看着它就这样死去。” 于是李兴玉一边解下捆柴的绳子往自己腰间绑,一边喊石家明回家找人帮忙。在石家明母子俩的帮助下,李兴玉跳进了刺骨而湍急的河水,一步步接近困境中的大熊猫。
“我轻轻地把它从河水中抱起来,它也将头顺势靠在我肩膀上,像小孩一样,用可怜的眼睛望着我。这时我的心特别的感动,好像我们前世就有缘似的,虽然天寒水冷,心里却突然来了股热流,暖乎乎的。”
不会游泳的李兴玉就这样硬是把百来斤重的大熊猫抱上了岸,为它暖身,喂它吃饭并最终把它平安地交给了大熊猫保护基地。
此次庆生典礼上,有一张相片特别动人:4位女士手拉手紧紧相依,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她们便是曾用自己的青春陪伴和关爱过“巴斯”的“熊猫姑娘”――施飞宁、邱美霖、陈小玲、乔治·妮。
1984年,“巴斯”从四川千里迢迢来到福州,19岁的陈小玲就这样走进了“巴斯”的生活,并与它足足相伴了10年。除了要在生活上照顾“巴斯”,还要负责让“巴斯”学会“特技”,为此,没少挨过“巴斯”的咬。
最严重的是1988年的一天,当时,“巴斯”已经表演了两场,但很多观众要求再看,陈小玲于是拍拍“巴斯”的屁股催促她再上场。生气的“巴斯”不仅将陈小玲扑倒,还咬伤了她的手臂。
在医院住了半年的陈小玲有点想放弃这份工作。但当她再次回到熊猫世界时,“巴斯”上前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看着“巴斯”内疚的眼神,陈小玲心软了。
“那时总觉得‘巴斯’就像自己的孩子,” 陈小玲说。
实际上,“巴斯”后来还成了陈小玲的“月老”。
当时,一位来福州办厂的台商经常到大梦山熊猫世界观看“巴斯”表演,看着看着就看中了陈小玲,并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儿子
“刚认识的时候,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巴斯’。‘巴斯’去广州、深圳、泉州等地巡回演出,他们也跟了一路,” 陈小玲告诉记者。
可以说,是对大熊猫共同的关爱,促成了这段跨越海峡的婚姻。
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乔治·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洋熊猫姑娘”。1987年“巴斯”赴圣地亚哥演出,就由她负责接待,事无巨细,安排得十分“巴斯”(“巴斯”在四川话里有“很好”、“很舒服”的意思)。
“‘巴斯’唤起了人们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也让我更加地了解中国,”乔治·妮表示。
显而易见,人们对“巴斯”的爱已跨越领土疆域,冲破语言障碍,成为一种世界共同且互通的文明符号、情感按纽。
――跨世纪的爱万古传承
记者在庆典现场注意到,在舞台边上的熊猫博物馆里,一场以“巴斯”为主角的水墨画展也在同时举行。画中的“巴斯”或安静或淘气,或表演“才艺”,或呼呼大睡,栩栩如生,活泼可爱。
这些水墨画来自台湾,是女画家瑗容淑德的杰作,是这位闽籍台胞从1991年开始至今跨越世纪积累下来的对“巴斯”浓浓的爱意。
1991年,瑗容淑德到福州访问交流,第一次观看了“巴斯”的表演。这位大熊猫界的“天皇巨星”在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对大熊猫的惦念。
“和平、环保、绿色是我创作熊猫的主旨,”瑗容淑德对记者说。
2014年,瑗容淑德结束了在四川雅安的写生,准备从厦门返回台湾。在列车上,她忍不住趁着灵感画起素描,慕名而来的列车长告诉她,福州的熊猫世界还在,并帮她改签了车票,带着她来到了大梦山。时隔20多年,瑗容淑德终天再次见到了“巴斯”。这次,她在福州呆了50多天,以便近距离观察“巴斯”。
“‘巴斯’背上的白毛不是纯白的,而是夹杂一些粉荷色,黑色的毛在阳光下有点偏蓝,屁股仔细看是心形的,她的额头有点凸,耳朵比一般大熊猫要尖一点……”现在,再提起“巴斯”,瑗容淑德已如数家珍,“根本停不下来”。现在,她的目标是画满100幅熊猫。
不独有偶。在美国,也有一本以“巴斯”为主角的书,她的作者便是“洋熊猫姑娘”乔治·妮。原来,在“巴斯”离开圣地亚哥后,她就把“巴斯”在美国的经历写成了儿童出版书籍《福州熊猫在美国》,一是抒解自己对“巴斯”这位朋友的思念,二是传播“巴斯”的美好形象,唤起更多人对大熊猫、大自然的热爱。
而正是凭着《福州熊猫在美国》这个书名,1987年“巴斯”回国后即渐渐和乔治·妮失去联系的海峡(福州)大熊猫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熊猫爸爸”陈玉村才得以通过网络搜索到了作者——Georgeanne Irvine,而后又通过社交服务网站Facebook上搜索到了乔治·妮。这才有了此次在大梦山上为大家所见证的、跨越了海洋、跨越了时光“巴斯情缘”。
“是‘巴斯’激励我写了这本书,如果可以,我愿意继续写下‘巴斯’的一生,”乔治·妮表示。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比利时,“Giant Panda Zoo”(大熊猫动物园)网站创办者——Jeroen Jacobs也带给了现场记者同样的惊喜。
“其实我认识‘巴斯’已经很久了,小时候我曾读过‘巴斯’去圣地亚哥展出的绘本,那是我童年时期第一本书。”
据Jeroen Jacobs介绍,他两岁时从“巴斯”开始爱上熊猫,15岁便创立了“Giant Panda Zoo”(大熊猫动物园)网站,那是世界上第一个广泛收集世界各地熊猫信息的网站。该网站平时也举办一些相关活动,“巴斯”去年就获得了该网站评选的“2014年度中国最惹人喜爱的大熊猫金奖”,看来还是真的与“巴斯”很有缘份,相信这种缘分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而在大梦山,类似这种对“巴斯”“任时光匆匆流逝我只在乎你”的“世纪之恋”则多得讲也讲不完,并且,一直在延续。
“给‘巴斯’做心电图,一般都是主任亲自做的,老主任老了就换新主任,就这样一个一个接下来,”31年不间断随访“巴斯”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电图室主任侯建萍告诉记者,她至今仍保留着1984年6月4日给“巴斯”做的第一张心电图。
新华社“‘巴斯’御用摄影队”的接力棒也是一棒接一棒:从黄兴泉到张国俊再到魏培全,从黑白胶片到彩色胶片再到数码视频组合,30多年间,他们和他们手中的相机一起为“巴斯”留下了不少精彩瞬间,也揭示了围绕“巴斯”身边人们对其他物种、对自然环境、对地球生态在情感观念方面的时代变迁。
当然,这跨越世纪的情感故事中,最重要的角色应该是陈玉村,年过70仍守护着“巴斯”的现任海峡(福州)大熊猫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是他,用31年的心血成就了“巴斯”今天的“光荣与梦想”。不用再去追忆那些难以言说的时光和岁月了,就凭着他还在张罗着让“巴斯”从“生物熊猫”转变成“文化熊猫”这样一件事情上就可以肯定:这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熊猫爸爸”。
“‘生物巴斯’有限的生命总有一天会终止,但在其终止之前,我们要让它走得更远更久,成为世界的‘巴斯’、和平的图腾。”
跨物种的爱回荡天宇
“天上有多少颗闪烁的星星
人间有多少双期待关注的眼睛
眼睛与眼睛在这一刻重逢
唤醒了多少颗真诚的热爱熊猫之心”
这是28日晚,一台由福建省内外艺术家免费排演的“庆生晚会”上,一出名为《与“巴斯”一路同行》的情景剧中的一段独白。
先别急着关心有多少是为“巴斯”“私人订制”的节目,有多少是在国内外获过奖的精品;也别急着关心来了多少名家名人,那几位远道而来献上作品的书画家是谁,还有那位摔伤了腿仍坚持坐着轮椅登台演出的歌唱家究竟是不是赵秀兰。
还是先让我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慢慢转换一下镜头,穿越舞台回到800万年前吧:你可以看到一个黑白相间的生物正缓缓走来,穿过洪荒,躲过冰川,绕过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和一堆又一堆已灭绝的巨型生物的尸体,孤独悲伤而又从容坚定地走来,走向人类,走向我们。
那么,从远古穿越而来的大熊猫,在人类爱海中生长成为今天大陆最长寿熊猫的“巴斯”,你究竟为何而来,又究竟想告诉我们、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每一个物种都是一座天然的基因库,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该物种的全部基因将消失,物种的灭绝不仅会危及生态安全,人类也将失去一个美好的生活选择,”这是福建省林业厅分管副厅长林少霖在此次庆生典礼上的致词。
“‘巴斯’35年的生命轨迹,清晰记录着我们对生命的敬重,对自然的敬畏。动物的多样性决定着地球的活跃度,我们对巴斯大熊猫的关爱和呵护,不单是对这种旗舰物种的重视,而是想通过这种重视来唤起更多的人对自然,对我们身处的地球的珍视和保护,从而真正找到与自然、与地球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生存之道。”此次活动主办单位之一、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刘亢表示。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则指出:为什么要为巴斯庆生?不只是为了艺术,不仅是为了美好生物,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因为生物是一个整体,人类不能没有其他生物,不能独活在地球上,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了的生态系统,就保护了与他相关的8000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整个生态系统。
根据资料,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但是由于环境、气候、植被等条件的变化,加上大熊猫的食物缺乏和繁殖率低等因素,其数量和分布范围逐渐萎缩。目前仅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少数地区,野生种群数量仅1800多只,已被列为世界旗舰物种之一。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大熊猫这一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地区,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正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据林少霖透露,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林业局报送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报告上曾作出重要指示,肯定了近年来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加强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促进野生种群的复壮,提升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
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首两岸合作谱写演唱的关于大熊猫的歌曲,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而此时此刻,回荡在“有福之州”大梦山熊猫世界和人们心中的,不正是这一首歌吗?那么,就请大家在为“巴斯”点燃生日蜡烛时真心祝愿,通过为“巴斯”庆生和讲述其“猫生”故事,让更多人加入“合唱”,让这歌声响彻地球,直达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