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政经 > 正文

福州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

2015-11-01 10:35:24 卓文俊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11月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卓文俊)福州新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日前,省政府顾问、省委党校产业与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陈明森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交付福州新区的七大战略任务中,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处于关键核心地位。这既是两岸合作、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目标。他认为,福州新区建设,当务之急是按照创新、包容、互动、开放要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福州新区建设既是福州的发展机遇,亦是福州突破瓶颈、再攀发展高峰的迫切需要。陈明森认为,把福州新区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是当下建设的一大着力点。

“产业创新的关键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推动现有传统产业升级,特别是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陈明森说,福州新区应充分发挥港口、海域与产业基础比较优势,深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与海洋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产业体系。目前而言,要通过项目带动,加强与中央企业、世界500强及台湾百强企业、全国民企500强企业沟通对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等一批高端项目落地,营造良好开端氛围,形成新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包容:加快产业融合进程

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福州新区的产业发展要顺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这一重要趋势,加快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进程,最终融合为一体,打造产业包容的新区。”陈明森说。

他表示,首先在新区产业体系构建中,要积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专业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支持区内设立民营银行和国外金融分支机构、合资企业。其次,要推进互联网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游戏、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在家养老、四方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尤其要重点利用自贸区平台,充分利用海关特殊监管措施和保税功能,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外贸商业模式创新。

互动:做好产业分工合作

福州新区的获批,在空间上带来了产业分工合作的新契机。陈明森强调,福州新区要在产业互动上做好文章,主要体现在产业空间布局的分工合作,要侧重于新区与周边地区产业互动。

一是与中心城区互动。中心城区是福州地区要素资源与现代服务业最为密集地区,但土地资源稀缺,进一步扩张空间有限。新区产业发展中,要主动接受中心城区产业辐射,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市场、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探索“产业飞地”和“存量锁定、增量分成”等政策,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及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得中部片区与主城区构成市域双核。

二是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互动。利用平潭开放度大、政策优惠多等优势,采取“前店后厂”等模式,加大与平潭地区产业合作,同时依托新区土地资源、产业基础、市场空间等优势,强化对平潭发展的腹地支撑作用,承接、放大平潭综合实验区功能,形成台湾—平潭—福州新区的产业链区域分工格局。

三是与自贸区互动。自贸福州片区位于新区中部片区,是福州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体系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要重视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经验,充分利用自贸区境外融资、海关特殊监管、保税平台等政策优势,加快新区产业发展步伐。

开放:推进闽台产业融合

新区获批让福州再一次站上开放的潮头。在陈明森看来,产业开放,特别是对台开放,促进两岸产业合作,是福州新区有别于其他国家级新区的战略特征。这要求福州新区要进一步加强闽台产业合作,拓宽对台产业对接合作领域,探索闽台产业合作新模式,深入推进闽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对接融合。

此外,充分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地位,加强闽港澳台侨产业合作和“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跨国公司到新区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以及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引导和推动区内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提升,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新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