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政经 > 正文

专车新政将出台 福州出租车行业或面临“洗牌”

2015-10-22 08:32:47 林洛羽 吴隽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10月22日讯(福州日报见习记者 林洛羽吴隽)“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出门基本都用专车。”近几个月来,24岁的私企职员林小姐出行时越来越依赖手机里的打车软件。在福州,像她这样热衷于使用专车出行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大家通常所说的“专车”,也就是网络约车。这种乘车方式的兴起,对传统出租车行业产生了较大冲击。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林仁德告诉记者,福州市现有传统出租车6345辆,有牌照的正规预约电召车100辆。“有些的士师傅反映,以前跑一天营业额最多可达1000元,自从网约车兴起后,日营业额已不到800元。”

“互联网 ”冲击传统市场

据了解,目前已在福州市落地的网约车软件有滴滴出行、快的打车、一号专车、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其中滴滴快的、神州专车最受市民青睐。

“网约车是一种趋势。”滴滴快的公司华南区媒体公关负责人李女士说,互联网结合传统产业是市场创新的结果,顺应时代发展。“滴滴出行平台覆盖全国360多个城市,注册量为2亿多,大约有1000多万司机在这个平台上工作。”

滴滴快车司机杨师傅介绍,截至8月底,滴滴平台仅专车、快车在市区注册的司机就超过10000人。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下载了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打车软件。通过调查发现,每天上午8时30分左右,也就是上班打车高峰期,市区二环内有170多辆滴滴快车、专车,110多辆神州专车,用户在任意地点约车,都至少有5辆车可在1~3分钟内赶到“接驾”。晚高峰时的车辆数也基本相同。

越来越多司机转行开专车

“专车态度好,服务周到,车上还备有纸巾、无线网络、雨伞,甚至充电器。”市民小陈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出门拦车常遭拒载,有些司机还会在车里抽烟,所以即使贵一点,也要坐更舒服的专车,况且这些专车经常会送优惠券。在榕工作的漳州人李女士,每个月都坐动车回漳州。“我去火车站都打快车,价格和的士一样,但能确保我有车坐,赶得上动车。”李女士说。

“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至少赚1万多,但现在竞争越来越大了,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少。”神州专车的梁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是出租车司机,因为看重日益红火的专车市场,开始转做全职专车司机。“现在很多人还下了抢单软件,不盯紧点就没钱赚。”梁师傅说。

“平时抢单跟打仗一样,我2个月才接了60单。”的哥杨师傅告诉记者,他此前听说开网约车很赚钱,就申请了滴滴快车的账号,利用业余时间开车赚钱。

专车新政引发各方关注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欲将专车地位合法化,并规范网约车市场,此举引起了各方关注。

“新规加强了对司机身份的管控,给乘客安全更多保障,我们女生晚上使用专车也更放心。”市民翁小姐说。

“现在打车已经很难了,准入门槛变高后,专车会不会也和出租车一样难打呢?”市民李小姐则这样担心。

市民刘先生也对新规表示担忧:“专车的服务质量会不会大打折扣?”

“现在正式的法规还未出台,能跑一天是一天。”得知专车可能被“收编”,杨师傅有点心灰意冷,他说,加入网约车队伍以来,最长一天工作8个小时,除去27%的平台抽成费和油费,净收入还不到200元。根据现行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小型出租车的使用年限仅为8年。如果新规落实,私家车要变“出租车”,最多8年就得报废了,实在划不来,还不如不开。

“现在福州市规定出租车的使用年限为5年,公司每年要为每辆出租车交纳超过11万元的牌照使用费和保险费。私家车只要交几千元的保险,车子也能跑个十几年。”林仁德认为,私家车参与市场竞争,对传统出租车很不公平,“根据新规条例,网约车要付出的成本也提高了,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公平、更符合市场规律,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滴滴快的公司的李女士并不担心新政落实会影响专车市场。“这个暂行办法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互联网专车的合法地位。”她认为,所有网约车平台都会积极关注新规动向,配合改善服务质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