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再次引发热议 3成受访者称会“立即扶”
2015-09-21 09:16:21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有心无力不敢扶:不仅是怕被讹钱 “不是我不想扶,是我真不敢扶。”走访中,市民赵先生直言,现在“碰瓷”的人太多了,如果倒霉不幸遇上了,被讹钱是小事,关键是有苦说不出,心里感到憋屈。“我收入并不高,就算好心扶起的老人不是‘碰瓷’的,也要好人做到底,打120报警并跟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到时万一老人的家属一时半会联系不上,再或者遇到的是孤寡老人,一堆事上来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家住五凤兰庭的吴老伯坚定表示:“我虽然是老人,但我不会去扶。”他认为,“一些老人心太坏,谁扶他就说是谁推倒的。这样的人一多,谁还敢扶?”市民黄女士则想到了另一个方面,她认为自己没有多少医学常识,如果上前将对方扶了起来,有可能会使对方伤情加重,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不是不想扶,而是‘扶不起’”。 “好人法”出台能否改变这种现象 近日,河南一老人摔倒在积水里,路人看到却未敢行动,最终老人溺亡。扶与不扶,再次考验着我们。如果“好人法”出台,是否能改变这种现象?继北京、杭州等城市出台或拟出台为好人站台、撑腰的“好人法”后,上海市人大日前也启动了《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的立法工作。根据设想,新《条例》草案拟对公众无偿参与救治免责,以此鼓励更多人加入街头急救。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副教授陈勤奋曾在媒体报道中说:“即使我是受过培训的,在没有任何救助器材的情况下也只能做些心肺复苏、压迫止血等,不一定奏效,当然要免责。否则我一伸手救人就要保证判断准确、救活,谁敢做?”但陈勤奋也认为,呼救也是救人。 那么,“好人法”是否会有成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民众对此表示看好,认为这是强有力的牵制“讹人”的手段,今后再也不用担心扶人会被坑。但也有不少民众认为“不敢扶”反映的是医疗和保险的不健全,不是单靠立法就能解决的。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法律和道德并不是两个对立面,“好人法”体现出了政府公正的态度。“面对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好人法’的拟定正是法治社会民生化的体现。该法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倡导人与人之间诚信与友善。”甘满堂说:“一方面,能够以法律身份告诫试图以欺诈方式获得非法利益的人;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热心人士发挥互助友爱的精神,用法律保护他们,更快推动社会形成和谐文明。” 甘满堂同时表示,与其讨论是否应该立法,不如通过舆论倡导,让更多人聚焦执行层面,使法律更具有时效性。 |
相关阅读:
- [ 08-31]见老人摔倒女子上前帮忙 并一路跟随劝老人回家
- [ 08-17]老人摔倒无人扶 巡逻民警及时通知其家属
- [ 06-04]老人摔倒辞世 保险公司称疾病导致拒赔意外险
- [ 05-19]老人摔倒两位女大学生上前搀扶 打电话通知家属
- [ 05-18]公交车门关得太快 8旬老人摔倒下唇穿孔缝了5针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