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拯 林可 杨阳关铭荣)
关注理由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由此,福州新区成为全国第十四个、也是今年获批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这也是我省首个国家级新区。
根据《批复》,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仓山区、马尾区、长乐市和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
那么,为何要设福州新区?福州新区将如何规划建设?新区获批将给福州市民带来哪些利好?昨日,海都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请他们做了解读。
建设新区,福州已启动20个专项规划
批复称,福州新区的建设,将实现在更高起点、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推动福建积极参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目前福州新区究竟采取什么模式,还要等更细的实施细则出来后才会清楚。”福州新区办有关负责人昨介绍,福州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估计要在9月下旬才会出炉。
不过,记者获悉,在新区开发建设上,福州市不等待观望,已先行启动了相关工作。第一,编制了福州新区发展规划,启动了20多个专项规划,并抓紧开展“多规合一”。第二,开展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学习借鉴已批新区的经验和做法,抓紧研究探索机制体制创新。第三,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第四,抓好产业的升级和新项目的落地,特别注重结合产城融合、产城联动,促进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协同推进。
相关新闻:
国务院同意设立福州新区 系中国第14个国家级新区
国务院同意设立福州新区 “三区叠加”迎新发展
福州新区带来七大机遇 开放开发将迈向更高层次
福州新区推进两岸合作发展 实现福平连片共繁荣
福州新区将成新经济增长极 展现大福州发展蓝图
福州新区发力崛起 更高站位上构建福州大都市区
福州新区定位三区一门户一基地 2030年实现重大跨越
热词>>
福州新区
焦点1:为何要设福州新区?
形成福厦双轮驱动,带动闽东北繁荣
在“全球新格局”和“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福州新区的设立,有着特殊的战略考量。
从国家层面看,福州区位条件独特,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省会城市,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从区域层面看,福州新区的获批,将形成福厦两大中心城市双轮驱动,并辐射带动闽东北区域连片繁荣,同时放大承接福(州)平(潭)两地融合发展。
到2020年,新区城市框架、高端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马尾新城基本建成,福(州)平(潭)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到2030年,新区开放开发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
焦点2:福州新区有何优势?
自贸区坐落新区;坐拥滨海旅游景区
一、新区是东南沿海的海陆联运中心,也是辐射台湾、联通东盟的交通要冲,布局了长乐国际机场、松下港、江阴港等重要功能性枢纽,沈海、福银、京台高速和温福、福厦高铁贯通其间。
二、新区集聚了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八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据全市半壁江山。福州新区正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东南沿海现代产业重要基地。
三、新区集聚了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整车进口口岸等一大批开放平台,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也全部坐落于新区,形成双区叠加优势。
四、新区坐拥闽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屏障,形成了长乐闽江口旅游走廊、琅岐旅游度假区、连江黄岐海滨风光旅游区等滨海旅游景区。
焦点3:新区将如何规划建设?
分三个片区,中部建成福州第二“核心”
根据《批复》,福州新区战略定位为“三区一门户一基地”——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现代产业重要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
同时,福州新区在功能分区方面,初期规划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中部、南部及北部片区。中部片区,为新区核心区,与福州主城构成市域双核,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
南部片区,将发挥港口优势,依托江阴、松下港区建设,重点发展临港重化、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航运物流产业。北部片区,将围绕交通枢纽布局,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航运物流、特色都市农业等产业。
焦点4:新区有啥重点任务?
建设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一、构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强化文化纽带和感情基础,深化民间交流,推进与台湾产业深度对接、融合发展。
二、建设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新门户。重点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城市的互联互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三、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做足文章,建设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
四、探索全面创新改革路径。推进对台合作政策机制创新,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和城乡管理改革,通过改革充分释放新区发展活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建设,推进东南沿海和内陆地区联动发展。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高水平推进小城镇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七、建设绿色新城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明确新区基本生态控制线,形成“生态屏障—生态绿核—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城市绿地”格局。
□名词点击
国家级新区
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国家级新区,一方面被视为是拉动经济增长与推动产业发展的“核武器”,不仅能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地位、增加财政收入,还可以达到平衡区域城市发展的效果。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意味着将在税收、土地、海关通关和重大项目审批等方面得到国家政策更多的支持。
此外,新区之新就在于赋予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市级、省级或者国家级管理权限,在更大的范围内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壁垒。
数读新区
(2014年统计数据)
■ 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
■ 区域内常住人口155.5万
■ 工业总产值2375.9亿元
■ 地方财政收入171.3亿元
■ 地区生产总值1041.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