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榕防洪排涝:建设海绵城市 在易涝点设标志
2015-08-14 07:17:38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张兵: 将防洪排涝建设 与生态修复结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博士 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要同福州山水格局的保护,以及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景观、水文化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一是要高度重视所有河流水系的保护,管理好蓝线、绿线,塑造好蓝绿空间特色,保持血脉的畅通;二是要用一种疏导的方式,研究符合福州城市发展特点和能力的防洪排涝系统;三是将基础设施的工程改造提升同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公共环境品质改善结合起来,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合作。 马武定: 减少老城区人口密度 增加绿地提升蓄水能力 厦门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从规划部门做的市区内涝风险区域图中可以看出,内涝高、中风险区主要在老城区,即人口和建设强度都比较密集的区域。因此在今后旧城改造和存量土地利用上,应逐步减少和控制这些高风险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减少大量吸引人流和车流的建设项目,应在这些地区增加绿地,提升蓄水能力。合理做好地上与地下结合的“蓄水池”,进行合理分布,特别是高风险区的设施分布,发挥综合调蓄能力。 |
相关阅读:
- [ 10-30]厦10年内将建成防洪排涝体系 健全预警提高应急能力
- [ 07-03]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体系投用 标准为百年一遇
- [ 06-07]漳州九龙江河道防洪排涝管理处 两任主任同时落马
- [ 06-04]集美整治12个易涝点完成 将建立统一防洪排涝体系
- [ 05-16]升级版防涝规划有望今年出台 将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