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建 > 正文

专家学者建言如何全面提升福州防洪排涝能力

2015-08-14 07:21:21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8月14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黄戎杰 杨莹 卓文俊 温海龙)

编者按

昨日,福州市召开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工作座谈会,来自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共商对策,为全面提升福州防洪排涝能力把脉建言。专家们普遍认为,近年来,福州市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在此次防抗“苏迪罗”台风中,福州的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较短时间内就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针对福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专家们希望福州市紧紧抓住当前国家鼓励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利契机,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不断健全完善现代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推动省会城市可持续发展。

举一反三 全面考虑城市安全

国家住建部原总规划师 唐凯

近期福州发生的两件事,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是国务院正式批复《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另一个是 “苏迪罗”登陆对福州市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总体规划》是城市综合性战略性文件,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是防灾减灾提高城市安全性的具体内容。《总体规划》是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提出的城市发展的目标、策略、规模、布局、发展方向等。具体说,是在城市发展方面,为“十三五”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空间安排。

贯彻实施《总体规划》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迅速开展大范围的贯彻实施《总体规划》的宣传活动,加强公众参与。二是抓紧理清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化依法依规开展建设,协调条块关系,统一服从规划管理。三是迅速开始技术衔接工作,对现有规则进行梳理,深化总体规划内容,进行完善补充;对上层规划战略进行研究补充,立足“大福州”,考虑平潭、福清湾、沿江发展轴等的统筹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运用新理念对总体规划内容进行反馈校核,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总之,关于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宜结合《总体规划》,进行综合思考,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要举一反三,通过防汛排涝进一步全面考虑城市安全问题。

保护与修复并重 打造水循环体系

省住建厅副厅长 王胜熙

与 “龙王” 台风相比,这次“苏迪罗”带来的积水降了不少。这说明,这几年排水防涝的治理还是有成效的。不过仍造成城区部分路段内涝,这除了与福州主城区独特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福州可调蓄的湖体太少、河道流速慢等息息相关。今后要怎么办?

我认为,福州要用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市开发,打造基于自然条件的城市水循环体系,增强城市抗灾能力。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湖体、山体、田园、湿地、农地、林地等能保留下来的,都要尽量保留。这样当极端天气来的时候,这些就都是调蓄的载体。

保护是第一,修复排在第二。就修复,我建议要见缝插绿,包括屋顶上的绿化也可以用起来。屋顶绿化削减雨水径流量,有利于城市的防洪排涝,相应提高防涝标准。同时,随着绿化屋顶的日益增多,可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调节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平衡。

水是宝贵的资源,白白流掉很可惜。有条件的城市,要规划建设一批蓄滞洪的湖泊。听到福州要建若干个调蓄水面。我认为这非常正确,既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又能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从而调节城市气候。此外,还要坚持“高水高排”,提高城市防涝标准。这方面福州已经在做,包括加强网线设施的规划建设,继续加大排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加强抽排能力的提升。

“排”“蓄”结合 建设生态洼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顾问、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学部委员、福建省经济学会顾问陈秉钊

近年来全国各地水灾频发。相比“龙王”来说,“苏迪罗”灾大害小,可见福州近年来在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上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关键的指导思想是,由“排”到“蓄”,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对源头水量与水质的控制,从而达到源头控制、水质净化和雨水回用的目的。

因此,福州要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仅要排涝,更要防涝。“排”是应急,治标;“蓄”虽见效慢,但是根治之策。“排”与“蓄”尤如中西医,两者要结合。如何实现“排”与“蓄”?福州应大力建设生态洼地。建设以生态滞留功能为主的生态洼地,以生态雨水再利用为目的蓄水池、雨水模块箱,以及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等。广义生态洼地包括下凹草地、生态滞留沟、生态渗透池、雨水花园、滞留塘(干塘、湿塘)等类型。此外,做好防洪排涝工作,福州还应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统筹好市政和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留足渗水地面,筑牢地下“良心”工程。

主城区减建设增绿地

厦门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马武定

对于福州市水利部门和规划部门所提出的“高水高排”、建设海绵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我觉得非常合适,也很赞同。当灾害不可避免之时,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如何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首先,从内涝风险分析图上看,高风险和中风险区主要是在老城区,即人口和建设强度都比较密集的地区。因此在今后旧城改造和存量土地利用时,应逐步减少和控制这些高风险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减少投资强度,把高投入的大型公共项目尽量少分布在这些高风险区内,减少大量吸引人流、车流的建设项目,应在这些地区增加绿地,提升蓄水能力。

其次,合力做好地上与地下结合的“蓄水池”工程,进行合理分布,特别是高风险区的设施分布,发挥综合调蓄能力。

再次,加强生命线工程,提高应急能力,保证重要节点的交通畅通,提高重要道路的路面标高。尽量避免路面标高的大起大落、高差太大引起积水,形成孤岛。

着重“生态修复” 畅通城市血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博士 张兵

这几天,我看到福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说明福州的城市应急能力在提高,社会各界也很团结努力,非常敬佩。对于提升福州防洪排涝能力,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福州“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山水格局,确定了“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一山多园”的绿化系统,并且也规定了河网水系建设同防洪排涝工程的结合。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在此前的绿道、湿地保护、山体保护规划等工作基础上,将防洪排涝能力的提高同城市环境品质建设、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善结合起来。

第二,要将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作为城市的“生态修复”工作去系统落实。高度重视所有河流水系的保护,管理好蓝线、绿线,保持血脉的畅通;用疏导的方式,研究符合福州城市发展特点和能力的防洪排涝系统;将基础设施的工程改造提升同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公共环境品质改善结合起来。

福州在经历了快速规模扩张之后,进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重要转型期。我们要秉持生态文明的理念来研究问题,把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的工作作为机遇,推动福州生态城市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 提高抗灾能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谢映霞

福州对排水防涝一直很重视。这次台风虽然有影响,但影响要小于十年前的“龙王”台风。这与福州这些年实施的排水防涝工程很有关系。但是天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现在建“海绵城市”,就是让城市更有效地应对灾害。

第一,应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采取强有力的应急措施,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和能力。第二,将山洪引导到城市外围,尽快实施西线排洪隧道,加快论证东线排洪隧道,解决山洪入城问题。第三,整治内河,理顺水系,拓宽瓶颈地区河道,疏浚河道、整治河道,打通断头河,提高河道过水能力,保证大排水系统通畅。第四,增加调蓄空间,优先考虑自然积存,有条件的地区增加湖面、水面、绿地,达不到调蓄能力的可论证地下调蓄设施的建设。第五,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包括管网、河道和泵站等,特别是要提高内河的防涝标准。第六,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重视山体绿化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第七,针对内涝地区进行积水点整治,梳理重点整治地区,针对不同易涝点采取措施。第八,注意在建设过程、施工过程中的排水管理问题。第九,加强排水防涝分流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对降雨、内江内河的水位、积水点监测,集成相关信息,建立信息平台,为科学防灾、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加快建设排洪分洪隧道

省水利规划院教授级高工 陆青

福州主城区尤其是江北城区的地形特色,决定了排涝异常艰难。面对大灾,防灾、避灾比工程措施更重要,应急规划也十分重要。此次台风“苏迪罗”来袭,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虽然过程降雨量比“龙王”大很多,实际造成的损失并没有“龙王”大。特别是上街大学新区,“龙王”台风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重新规划建设排涝系统,这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新区没有内涝。

从工程措施的角度,我建议政府沿三环路建设排洪截洪隧道至闽江,在隧道出口设置强排泵站。此类防洪措施在香港、美国、日本等地均有案例。此外,建议在晋安河河底建设地下分洪隧道,结合内部调蓄池(设于晋安河的洋下、湖前、五四河等易溢满点汇入口附近),在隧道口设置泵站强排。

非工程设施方面,建议如下:一要健全完善提升防涝预警预报调度系统,加强雨情、水情、工情监测,科学调度湖、库、闸、站等防洪排涝设施;二要完善防洪防涝应急预案,特别是保障生命线工程及重要设施安全运行,重新复核这些工程的防洪安全;三要立即标识易涝点及重大涝灾水位,警示行人、司机行车安全;四要设立防灾减灾网络信息平台,发动全社会公众参与。

加快提升城市防涝能力 坚持洪涝并治

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高学珑

受第13号台风“苏迪罗”影响,乌山站、晋安站监测雨量均超过2005年“龙王”台风的历史纪录,初步测算为48年一遇暴雨。“龙王”台风时,温泉路很多人在家被困2天2夜无法出门。而这次,从8日傍晚到9日中午,大部分路面积水退了,大部分道路交通恢复通畅。应该说是福州这几年的防洪排涝建设发挥了作用。在各级政府强有力领导组织下,此次防抗台风取得了全面胜利,值得肯定。

我们还要客观地看到,福州城市排涝能力提升了,防涝能力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必须洪涝并治。此次上游山区洪水量达484万立方米,导致城区洪峰急剧增加,山洪到了城区排不走,就形成了涝。据测算,晋安河铁路桥断面,山洪入城的洪峰量是没入城的2倍。因而,福州内涝防治的关键与重点,一要解决山洪入城问题,二要解决晋安河过流能力不足问题。

建议福州在相关规划基础上,推进以下重点任务:抓紧推进高水高排项目,连接八一水库西线项目要加快速度,东线项目要加快论证落实。加大调蓄能力,可考虑在晋安河沿线建设地下调蓄池;推行晋安河分流与阻水节点改造方案;在湖前河与晋安河交界处设排涝站,加快五四路排涝速度。此外,建议政府牵头编制城市内涝防灾应急规划,明确生命线工程,哪些道路要高架,哪些道路不能下穿,哪些道路要改造、提升标高;重点建筑物要有应急围护设施;建设内涝防灾信息系统与信息发布平台等。

进一步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市气象局局长 冯玲

前几天,福州遭受第13号台风“苏迪罗”正面袭击。“苏迪罗”强度强、范围广、路径稳定,给福州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乌山、晋安、连江、罗源等多个国家级自动站24小时累计雨量破历史纪录,城区出现13级大风为历史罕见。市气象局提前3天作出强降水和大风准确预报,台风登陆前,实现台风红色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按照气象部门的建议,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下,紧锣密鼓开展防范部署工作,把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号249次,预警短信202条,短信接收达1426万余人次,通过广播、电视、公交车、的士等渠道传播,覆盖福州700万人口, “福州气象”微博阅读量超223万人次。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综合防治水平,建议如下: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建议将城市内涝预报预警等重点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二要加强短时临近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三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增强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应对气候变化。

双管齐下 加强电力保障建设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总经理 郑佩祥

电力部门是防洪排涝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城市内涝灾害的“受害者”,特别是城市配电设施,在灾害来临时很可能遭受损坏,进而对应急排涝造成更大影响。因此从防范内涝和应急救灾的角度看,迫切需要加强电力保障建设。

电力保障建设需要两方面共同作出努力。一方面,电力部门要不断加强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工作,持续完善电网网架,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建设和改造城市配电网。另一方面,在政府层面,需要政府更加重视城市电力设施的建设改造,吸取“龙王”台风和“苏迪罗”台风造成灾害的教训,积极推动重点电力设施落地,按规范要求对排涝站部署双电源和自备电源,将电力设施布置在不易遭受洪涝冲击的位置。

同时,对房屋建筑的配电设施建设要提高标准,针对福州地域特点,严格要求将配电房设置于地面之上;高层建筑必须配备独立自备电源,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发挥作用;建议政府提供合理的位置,共同推进城市配电站房的改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