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建言如何全面提升福州防洪排涝能力
2015-08-14 07:21:21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进一步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市气象局局长 冯玲 前几天,福州遭受第13号台风“苏迪罗”正面袭击。“苏迪罗”强度强、范围广、路径稳定,给福州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乌山、晋安、连江、罗源等多个国家级自动站24小时累计雨量破历史纪录,城区出现13级大风为历史罕见。市气象局提前3天作出强降水和大风准确预报,台风登陆前,实现台风红色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按照气象部门的建议,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下,紧锣密鼓开展防范部署工作,把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号249次,预警短信202条,短信接收达1426万余人次,通过广播、电视、公交车、的士等渠道传播,覆盖福州700万人口, “福州气象”微博阅读量超223万人次。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综合防治水平,建议如下: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建议将城市内涝预报预警等重点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二要加强短时临近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三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增强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应对气候变化。 双管齐下 加强电力保障建设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总经理 郑佩祥 电力部门是防洪排涝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城市内涝灾害的“受害者”,特别是城市配电设施,在灾害来临时很可能遭受损坏,进而对应急排涝造成更大影响。因此从防范内涝和应急救灾的角度看,迫切需要加强电力保障建设。 电力保障建设需要两方面共同作出努力。一方面,电力部门要不断加强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工作,持续完善电网网架,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建设和改造城市配电网。另一方面,在政府层面,需要政府更加重视城市电力设施的建设改造,吸取“龙王”台风和“苏迪罗”台风造成灾害的教训,积极推动重点电力设施落地,按规范要求对排涝站部署双电源和自备电源,将电力设施布置在不易遭受洪涝冲击的位置。 同时,对房屋建筑的配电设施建设要提高标准,针对福州地域特点,严格要求将配电房设置于地面之上;高层建筑必须配备独立自备电源,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发挥作用;建议政府提供合理的位置,共同推进城市配电站房的改造。 |
相关阅读:
- [ 10-30]厦10年内将建成防洪排涝体系 健全预警提高应急能力
- [ 07-03]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体系投用 标准为百年一遇
- [ 06-04]集美整治12个易涝点完成 将建立统一防洪排涝体系
- [ 06-07]漳州九龙江河道防洪排涝管理处 两任主任同时落马
- [ 05-16]升级版防涝规划有望今年出台 将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