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建言如何全面提升福州防洪排涝能力
2015-08-14 07:21:21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主城区减建设增绿地 厦门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马武定 对于福州市水利部门和规划部门所提出的“高水高排”、建设海绵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我觉得非常合适,也很赞同。当灾害不可避免之时,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如何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首先,从内涝风险分析图上看,高风险和中风险区主要是在老城区,即人口和建设强度都比较密集的地区。因此在今后旧城改造和存量土地利用时,应逐步减少和控制这些高风险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减少投资强度,把高投入的大型公共项目尽量少分布在这些高风险区内,减少大量吸引人流、车流的建设项目,应在这些地区增加绿地,提升蓄水能力。 其次,合力做好地上与地下结合的“蓄水池”工程,进行合理分布,特别是高风险区的设施分布,发挥综合调蓄能力。 再次,加强生命线工程,提高应急能力,保证重要节点的交通畅通,提高重要道路的路面标高。尽量避免路面标高的大起大落、高差太大引起积水,形成孤岛。 着重“生态修复” 畅通城市血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博士 张兵 这几天,我看到福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说明福州的城市应急能力在提高,社会各界也很团结努力,非常敬佩。对于提升福州防洪排涝能力,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福州“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山水格局,确定了“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一山多园”的绿化系统,并且也规定了河网水系建设同防洪排涝工程的结合。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在此前的绿道、湿地保护、山体保护规划等工作基础上,将防洪排涝能力的提高同城市环境品质建设、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善结合起来。 第二,要将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作为城市的“生态修复”工作去系统落实。高度重视所有河流水系的保护,管理好蓝线、绿线,保持血脉的畅通;用疏导的方式,研究符合福州城市发展特点和能力的防洪排涝系统;将基础设施的工程改造提升同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公共环境品质改善结合起来。 福州在经历了快速规模扩张之后,进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重要转型期。我们要秉持生态文明的理念来研究问题,把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的工作作为机遇,推动福州生态城市建设。 |
相关阅读:
- [ 10-30]厦10年内将建成防洪排涝体系 健全预警提高应急能力
- [ 07-03]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体系投用 标准为百年一遇
- [ 06-04]集美整治12个易涝点完成 将建立统一防洪排涝体系
- [ 06-07]漳州九龙江河道防洪排涝管理处 两任主任同时落马
- [ 05-16]升级版防涝规划有望今年出台 将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