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建言如何全面提升福州防洪排涝能力
2015-08-14 07:21:21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保护与修复并重 打造水循环体系 省住建厅副厅长 王胜熙 与 “龙王” 台风相比,这次“苏迪罗”带来的积水降了不少。这说明,这几年排水防涝的治理还是有成效的。不过仍造成城区部分路段内涝,这除了与福州主城区独特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福州可调蓄的湖体太少、河道流速慢等息息相关。今后要怎么办? 我认为,福州要用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市开发,打造基于自然条件的城市水循环体系,增强城市抗灾能力。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湖体、山体、田园、湿地、农地、林地等能保留下来的,都要尽量保留。这样当极端天气来的时候,这些就都是调蓄的载体。 保护是第一,修复排在第二。就修复,我建议要见缝插绿,包括屋顶上的绿化也可以用起来。屋顶绿化削减雨水径流量,有利于城市的防洪排涝,相应提高防涝标准。同时,随着绿化屋顶的日益增多,可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调节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平衡。 水是宝贵的资源,白白流掉很可惜。有条件的城市,要规划建设一批蓄滞洪的湖泊。听到福州要建若干个调蓄水面。我认为这非常正确,既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又能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从而调节城市气候。此外,还要坚持“高水高排”,提高城市防涝标准。这方面福州已经在做,包括加强网线设施的规划建设,继续加大排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加强抽排能力的提升。 “排”“蓄”结合 建设生态洼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顾问、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学部委员、福建省经济学会顾问陈秉钊 近年来全国各地水灾频发。相比“龙王”来说,“苏迪罗”灾大害小,可见福州近年来在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上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关键的指导思想是,由“排”到“蓄”,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对源头水量与水质的控制,从而达到源头控制、水质净化和雨水回用的目的。 因此,福州要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仅要排涝,更要防涝。“排”是应急,治标;“蓄”虽见效慢,但是根治之策。“排”与“蓄”尤如中西医,两者要结合。如何实现“排”与“蓄”?福州应大力建设生态洼地。建设以生态滞留功能为主的生态洼地,以生态雨水再利用为目的蓄水池、雨水模块箱,以及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等。广义生态洼地包括下凹草地、生态滞留沟、生态渗透池、雨水花园、滞留塘(干塘、湿塘)等类型。此外,做好防洪排涝工作,福州还应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统筹好市政和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留足渗水地面,筑牢地下“良心”工程。 |
相关阅读:
- [ 10-30]厦10年内将建成防洪排涝体系 健全预警提高应急能力
- [ 07-03]福州大学城防洪排涝体系投用 标准为百年一遇
- [ 06-04]集美整治12个易涝点完成 将建立统一防洪排涝体系
- [ 06-07]漳州九龙江河道防洪排涝管理处 两任主任同时落马
- [ 05-16]升级版防涝规划有望今年出台 将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