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郑靓 李拯)银行卡内存款,莫名其妙被转到其他银行,今年6月,福州一国有银行储户姜依伯,几年积攒下来的13.6万元,被蹊跷盗刷。近日,记者获悉,警方已侦破此案,追回资金。记者调查发现,犯罪分子利用银行推出的“资金归集”功能,盗刷了姜依伯的存款。而受害储户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信息被盗用开卡。犯罪分子利用这张冒名办的卡开通资金归集功能,将姜依伯名下其他卡内的存款,归集转移到冒名账户上。 案例:从未办资金归集 钱却不断“飞”走 相比利用第三方支付“蚂蚁搬家”式的盗刷,利用资金归集盗刷,不受金额限制,是犯罪分子新的作案手法,它通过一两笔转账,就能把储户几张银行卡上的资金一扫而空。 姜依伯几年来积攒下的13.6万元,莫名被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划走,而他并未与银行签订任何代扣协议。记者调查了解到,原来是犯罪分子盗用一张临时身份证,以姜依伯的名义,在贵州和南昌分别开通银行账户,并开通资金归集功能,把姜依伯福州的这张储蓄卡上的资金划走。目前,南昌市公安部门已经侦破此案,成功追回资金。而姜依伯卡在手里,他的身份信息和密码是怎么泄露的,目前还在调查。 而泉州储户王女士就没这么幸运了。近日,她发现卡上存款不翼而飞,通过银行柜台查询显示,资金通过“跨行转账”被划入“董××”、“张×”的卡上,金额分别为3160元和5000元。银行称,“转账”依据是王女士的账户进行了资金归集操作。王女士表示,自己从未进行开通操作。目前,该案还在侦破中。 体验:开通归集业务 有网银盾多了保障 资金归集,是指将名下账户上的资金,转移到某个指定的账户上。2013年1月,有银行率先开通该业务。名人李开复曾在微博上调侃这是“已婚男士的噩梦”。例如,一对夫妻分别拥有招行、工行的储蓄卡,妻子为了让丈夫的每月工资都交到自己手上,就可以用这项被网友戏称为“最残忍业务”的功能。妻子可通过网银“资金归集签约”操作,设置丈夫招行卡的存款上限,比如1000元,当存款大于1000元时,超出部分就会一分不留地自动划到妻子的工行卡上。 昨日,记者登录多家银行网银,体验资金归集办理过程。以兴业银行为例,点击进入操作页面后,可以选择签订“兴业账户向他行收款协议”和“他行向兴业账户收款协议”,前者是将其他银行卡内的资金归集到兴业卡上,后者则相反。 选定“兴业账户向他行收款协议”后,即可进入签约流程,记者选择了一张同事的工商银行储蓄卡,与自己的兴业卡签约,输入工行卡号以及兴业卡的取款密码后,系统自动跳出签约页面,并提示插入工行的网银盾。记者按照要求插入网银盾,并设置工行卡存款的上限额度,输入工行卡的取款密码,顺利完成资金归集签约。 签约成功后,记者就可随时通过“资金归集”下的“实时跨行转入”功能,向同事的工行卡发起转入指令,将工行卡存款转到兴业卡上。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会被犯罪分子用资金归集盗刷的受害储户,很可能都没申请网银盾。少了网银盾,就少了一份保障。 银行人士:卡号、密码、签约手机号 不要外泄给他人 一在榕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储户莫名被开通资金归集业务,多是因银行卡信息,尤其是卡号、密码、签约手机号等外泄给他人。 她说,犯罪分子常常以银行卡办理业务买理财产品等由头,诱骗持卡人告知这些信息,并表示事后及时修改密码就没事了,但在储户修改密码前,该卡的资金归集业务就被开通了。 另有受害储户向记者反映,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账户信息泄露给犯罪分子的,如伪基站发出的“100××”,“955××”等“充值送话费”、“积分换奖品”等诈骗短信,储户不经意间填写了卡号、密码。 “掌握卡号和取款密码后,诈骗分子就拥有了办理资金归集签约的第一把‘钥匙’。”该银行人士说,而另一把“钥匙”,则是网银盾或动态口令码。 据了解,如果在开通网银时选择了网银盾,那想要办理资金归集签约,就必须插网银盾。“但还有另一种情况,部分银行的网银,是可以使用动态口令码操作的。”该人士说,使用网银时,银行会往储户手机上发送动态口令码,储户可以用这一口令码,完成签订资金归集协议的操作。不过也有犯罪分子通过木马病毒,实现对动态口令码的拦截。 有受害储户提出,犯罪分子都拿到了自己的卡号和取款密码,为什么不直接网银转账呢,而是“曲线”利用资金归集盗刷?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想要使用网银,光有取款密码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储户设置的网银登录密码,“而利用资金归集业务,可以免去这一步骤。” |
相关阅读:
- [ 08-05]储蓄卡盗刷案件频发 第三方支付成“作案工具”
- [ 08-04]银行卡不离身2万存款不翼而飞 盗刷过月余才发现
- [ 07-23]免责条款多获赔难 “盗刷险”在榕叫好不叫座
- [ 05-27]女子手机中毒导致账户盗刷 法院认定银行不用赔
- [ 02-03]3人夜店采集客人信息 克隆11张银行卡盗刷30多万
- [ 01-25]交行卡未离身2万多没了 第一时间挂失还是被划走
- [ 01-08]福州警方揭秘信用卡"提额"骗局:趁机复制卡盗刷
- [ 11-18]信用卡未离身 却被陌生人冒名补卡盗刷3.6万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