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政策不明朗专车司机遇尴尬 专车服务困局待破解

2015-07-07 09:05:53 李锦清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部门监管难

乘客也有新烦恼

面对新兴的“专车”,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其合法的市场地位,而在当前国家未针对“专车”管理出台新法规的情况下,部门对其监管同样是一个难题,乘客也随时面临着乘坐“专车”可能带来的维权烦恼。

今年4月,市民林女士通过“专车”平台下单了一辆舒适型“专车”,但来到现场载客的“专车”与下单车型不同,司机出车时有迟到情况,并因急刹车导致孩子在车内磕碰。林女士查看司机驾照时发现,其持有的驾照逾期5年未及时更换。碰上这一情况,林女士只好在网络上反映这一情况,为自己维权。

记者注意到,在已经出现的“专车”投诉中,林女士碰到的情况较为少见。司机对行驶线路不熟导致乘车费用增加、接单司机迟到、预约订单取消仍被扣乘车费用等问题,是“专车”乘客投诉的集中问题。专车乘客维权时,多会选择拨打“专车”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和联系官方微博账号,除此之外,多数网友并不知该向哪个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维权。

在福州便民呼叫中心12345网站上,对于市民的“专车”维权投诉,福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6月8日回复表示:“专车”尚未定性,且未纳入道路运输车辆管理,无法判定乘客投诉的“专车”的侵权行为。

据了解,根据福州出租车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出租车司机要有三年以上驾龄,三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事故主要或者同等责任记录,同时要经过培训并且通过交通部门的考试才能上岗。每个季度都要强制进行车辆二级维护(对离合器、发动机等进行检查),并且作为营运车辆必须购买承运人责任险。如果发生意外,乘客可获赔。与部门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监管相比,“专车”车况及司机的资质如何,目前更多依赖企业自身的自律管理,而企业自身的监管力度如何,无从得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