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3日报道(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熙慧)长乐显应宫,是一处从沙堆中挖出的宫庙,地宫中有很多的泥塑神像。昨日,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来自全国的专家推翻了原来人们对神像身份的认识。原本被认为的大王神应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地宫后殿左侧供奉的不是临水夫人,而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祖母魏妈。1300多年前,陈元光随父陈政带领87姓府兵及家属近9000人,入闽平定“蛮獠啸乱”。陈政病逝后,陈元光子袭父职,继续开疆辟土,创建漳州府,成为漳州首任刺史。 魏妈“携家带口” 帮儿孙行军作战 6月27日,长乐漳港显应宫召开了一个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原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百家讲坛历史学者毛佩琦等北京学者,以及省文史馆馆员欧潭生、闽南文化研究院汤漳平所长等多年研究开漳圣王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汤漳平提出,显应宫地宫后殿正中供奉的神像,被当地人称为大王神,这是错误的,而应该是开漳圣王,四尊彩色泥塑和漳州开漳圣王如出一辙,分别为陈政夫妇和陈元光夫妇。地宫后殿左侧供奉的率领陈元光驰援陈政的魏妈(陈元光的祖母)。魏妈两侧是着戎装的儿媳妇。前排左侧是孙媳妇,右侧是闽南人信仰的神医“吴夲救虎”。旁边两尊侍女怀抱婴儿,说明魏妈“携家带口”。最前排有骑士、马夫和魁梧的武将,说明魏妈在行军途中。 郑和群体塑像 还有阿拉伯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等教授,对地宫前殿左侧巡海大神是郑和群体塑像这一观点保持认同。尤其是郑和泥塑右侧的“哈三(桑)”,是一个活脱脱的阿拉伯人形象。该泥塑头戴圆帽,身穿长袍,腰系钱袋,腆着肚子,推测哈桑是郑和的蕃客通事(翻译)。 省文史馆馆员欧潭生告诉记者,显应宫很可能是福州地区首个开漳圣王庙,说明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漳范围包括福州。“泉潮之间”的“泉”是指福州(隋唐初年福州曾改名泉州),而不是现在的泉州。长乐漳港也是陈元光部将移民到此命名的。这对于研究闽南开漳文化与福州闽都文化的交融,提供了一个实证。 |
相关阅读:
- [ 04-13]朱紫坊原住民摆宴庆祝福涧麻王庙被列为登记文物点
- [ 03-09]澎湖民众元宵“乞龟” 5000斤米包龟吸睛
- [ 01-29]闽王祠与闽王庙身处闹市门前冷落 缺乏资金修缮
- [ 08-25]母亲堕胎14次 男子进庙超度14名“婴灵”
- [ 07-01]老广州药王庙最初供奉药王菩萨 非古代名医
- [ 05-26]河北安国万人共祭“皇封药王”邳彤 倡诚信经营
- [ 04-11]奉化塌楼幕后调查:5年两起事件涉同一房企(图)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