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8岁小孩乌龙江溺水续 外来工子女暑期难觅活动场所

2015-07-02 07:26:11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快记者陈雪芳

几乎和所有的城中村一样,高宅村周边,林立起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那些新兴小区,有着愈发完善的社区管理结构,物业值班人员,甚至有专门针对青少年开设的活动场所。而这一切,和居住在城乡交界处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看似那么近,却又并不相干。

小天(溺水孩子的化名)也曾经在暑期被父亲送进附近的补习班,可是那个片区的补习班关掉之后,他在暑假里便和其他老乡的孩子一样,成了“放养”的娃娃。

长期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学家甘满堂教授认为,对于这类孩子,一些企业有意愿的话,可以在暑期组织夏令营活动;而由他本人领办的福州市榕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旦正式成立,将专门组织义工为这类孩子提供服务。

对话小天父亲最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时触电

昨天下午,在被一片林立高楼包围着的高宅村里,东南快报记者再次见到了小天的父亲王贵,他一身酒气,眼神涣散,无力去安慰房间里满脸泪痕的大儿子和妻子。

王贵在高宅村附近的工地里从事砌墙的工作,工资是一天230元,需要在早上5点便起床,干到日暮时分。一个月大概出工20天,妻子张雪则在工地上打下手。

他们溺水的孩子小天,是在福州出生、成长的孩子。据王贵介绍,差不多在小天4岁的时候,夫妻俩就一起到工地上去干活。每天在工地上做工的时候,他们最担心孩子在家看电视时会不会将手指伸进插线板上的插孔,导致触电。

“我把电视机开着,然后其他插孔的每个眼都用东西堵上,这样才敢去工地。”王贵说,下了班,他们便马不停蹄从工地上赶回来,看见孩子安然无恙,他们才放心。

孩子从幼儿园升到三山学校,每天的班车5:40停靠在村子附近的停靠点。小天便在清晨5点钟被父母叫醒,和他们一同出门,独自在停靠点等上20分钟,坐校车去上学。

王贵并不在乎多花一点钱送小天去补习班。如果附近有一个有人管理,又能让孩子活动的场所,可能就不至于发生悲剧。当然,他也不否认自己监管的缺失,“可要不是真的没办法,谁会把孩子一个人丢家里呢?”

相关新闻:

福州8岁小学生乌龙江溺水 同伴惊慌掩埋其衣物

福州这些水域较危险 大人小孩都请避一避

走访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只针对本社区居民开放,城中村孩子无法享受

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在福州市区,很多社区里都有青少年活动场所。在省图河东社区分馆,东南快报记者看到不少孩子正在自习或在书架旁挑选书籍。据了解,该馆占地100多平方米,是福建省图书馆首个分馆。分为图书借阅室和电子阅览室两部分,涵盖不少中小学生读物,面对全市居民开放。

但这个图书馆,距离高宅村显然太远了。同时,记者走访其他多个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也了解到,不少中心都只针对本社区的居民开放。

高宅村村委会主任向东南快报记者介绍,村子里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一万多人,是常住本地人口的10倍。“以前村子里还有个这样(活动)的地方,现在没有了。就算有,也太小啦!装不了几个人。”何况,场所里聚集太多孩子后,安全也没人可以保障,村主任说起玩笑话,“派几个保安看着?”

社会学者:条件成熟的村子可成立青少年活动中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并不单单是高宅村,还有连潘村、首山村等多个城乡交界处,外来务工人员都比本地常住人口多得多,他们的孩子也面临和小天一样的隐患。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对外来务工人员有所研究。他介绍,相比之下,福州本地孩子的居住条件较好,即使单独在家,也可以吹空调、玩电脑游戏。舒适的生活条件下,暑期他们不一定会选择到室外玩耍;而居住在城中村的孩子,条件窘迫,这也是孩子们外出玩耍的原因之一。

他建议,条件成熟的村子,可以像社区一样,成立青少年活动中心;而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可以专门针对这些孩子组织夏令营活动,将孩子集中到一起去管理;此外,由他本人领办的福州市榕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经获批,目前正在申请经费,其中一项工作内容便是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暑期生活开展活动,由义工为他们辅导作业,情况允许的话也将带这些孩子去游泳馆体验,实地教导遇险应急反应。

“高宅村属于金山片区,到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在那边设一个服务点,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甘满堂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