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建 > 正文

福州闽侯污染河道的6000平米猪场 昨日全部拆除

2015-06-30 08:21:54 陈文浩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56749@@_A03_hfb56233

  有的养猪棚内还有不少生猪

东南网6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文浩/文 关铭荣/图)

关注理由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南井村,猪栏星罗棋布,不仅恶臭满天,村里内河也成了一条条臭水沟。这些猪栏的污水,流入大樟溪,最终汇入乌龙江,影响乌龙江水质。

昨日,公安、城管、保安等500多人,前往南屿镇南井村,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6000多平方米的猪栏被全部拆除。此外,为加快拆猪场的进度,解决卖猪难,南屿公布卖猪热线13665019375。

记者昨日还获悉,上周二,省环保厅厅长朱华在福州调研时,专程来到了本报报道过的双龙村猪场。朱华对南屿镇迅速拆除这家猪场表示肯定,并表示环保工作要注重舆论引导,善待善用媒体,“猪场都拆完了,(南屿镇)可以再找海都报来报道一下。”

南井村今年已拆猪栏四万平方米

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跟随500多人前往南井村。南井村一带是南屿镇面积最大的猪栏集中区之一。12年前由南井村民从福州建新镇引进,作为闽侯县的菜篮子工程。养殖户大多是湖南人。近年来,由于养殖场环保设施简陋,导致南井村河道严重污染。

记者在现场看到,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工作人员驾驶钩机对多家猪场实施拆除。对于清空的猪栏,钩机将屋顶和围墙全部拆除。对于还有生猪的,钩机则将屋顶拆除。“有些养猪户还抱着侥幸心理,想再拖一拖,等生猪长到250斤左右再卖,利润更大些。”南屿镇政府有关人士介绍,把屋顶掀掉,太阳会直晒进来,猪会受不了,“这是人性化地逼他们尽快把猪清运走。”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6000多平方米的猪栏被全部拆除。据介绍,今年以来,南井村已拆除猪栏约四万平方米。

南屿镇南井村多处养猪场被依法拆除

  南屿镇南井村多处养猪场被依法拆除

南屿镇派专人,帮助养殖户卖猪

记者采访了多名猪场主,他们都表示,支持政府的政策,但是目前卖猪难,赔本很厉害,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支持,“如果能再给半年左右过渡期,等小猪长大点,那损失能小很多”。

南屿镇政府也坦言“卖猪难”是制约拆除进度的重要因素。卖猪难的部分原因是目前全省都在加大拆猪栏的力度,抛售得也很厉害,互相杀价,加上猪贩子故意砍价,导致南屿的猪卖不动。同时,许多猪场里,存栏小猪比较多,都在70~80斤左右,没有猪贩子肯要这些小猪。而对猪栏主来说,价格这么低,就想惜售,想着再养半年,等生猪长到250斤左右再卖,利润更大些。

为加快搬迁猪栏,解决“卖猪难”,南屿镇专门抽调一名畜牧站干部,四处帮助养殖户寻找收购生猪的渠道。昨日,南屿镇政府还在福州全市首先公布了生猪收购联系电话:13665019375,联系人:吴聿仪。

“南屿镇的猪多是吃泔水,虽然肥肉稍多,但比吃饲料的猪更天然。”上述负责人称,镇里说,如果肉联厂、屠宰场等有意收购,镇里会确保生猪肉品质量。

朱华再度调研双龙村猪场

记者昨日还获悉,上周二(6月23日),省环保厅厅长朱华到福州调研,还专程来到了本报报道过的双龙村猪场。多位在场的有关人员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事实上,朱华对这家猪场很关注。早在6月6日,本报报道了双龙村这家猪场的排污乱象后,朱华对此很重视,当日下午就组织省市二级环保执法人员奔赴现场调查。

“你们的动作很快。”在现场,看到这家猪场提前十多天被拆除,朱华对南屿镇的工作表示肯定。得知福州高新区在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等方面力量比较薄弱时,朱华表示,环保部门会给予大力支持。

调研中,朱华还特别强调了政府部门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她认为,“要注重舆论引导,善待善用媒体,让全社会对环保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环保的氛围。”在离开猪场前,朱华还表示,“等猪场都拆完了,(南屿镇)可以再找海都报来报道一下。”

2015年上半年,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关闭拆除任务。”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实施意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