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宝龙捞百汇凤爪惊现虫子蠕动 此前9人用餐后呕吐

2015-06-29 07:50:55 李志波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宝龙捞百汇凤爪惊现虫子蠕动 此前9人用餐后呕吐

  视频截图,凤爪上的蛆虫(圆圈处)

福州新闻网6月2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李志波)“凤爪上面竟然有一条活的虫子,还在蠕动!”昨日,消费者林先生向福州晚报反映,6月26日晚,他在福州宝龙捞百汇海鲜自助餐厅用餐时,遭遇了上述的一幕。

林先生告诉记者,6月26日18时许,他和一位朋友到宝龙捞百汇海鲜自助餐厅用餐,消费价格是每人69元。林先生自助取了一些泡椒凤爪作为小菜。“我们大概吃了20多分钟,才发现凤爪上有虫子在蠕动。”林先生说。

“餐厅的服务员解释说,虫子可能是飞过时落下的。”林先生发现蛆虫后立即反映给餐厅,工作人员让林先生重新点餐,并表示愿意退还一半的菜金。但看到凤爪上的活蛆后,他一点胃口都没了。最后,林先生和他的朋友没有继续用餐,付了原本价格一半的费用后就离开了。“第二天我就拉肚子,吃了些药才好。我没想要他们赔偿什么,只是不想让更多人受害,同时也希望餐厅能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林先生说。

林先生用手机拍下了凤爪上蠕动的蛆虫。记者从视频上看到,蛆虫的蠕动速度非常快,看得让人甚是反胃。

昨日下午,记者将林先生的情况反映给宝龙捞百汇海鲜自助餐厅的负责人林先生。对方表示餐厅的员工并未将该情况反映给他,他对出现这种情况感到非常抱歉。餐厅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同时若顾客有证据证明疾病是因食用他们餐厅的食品引发的,公司一定会进行赔偿。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就在22日,9人在宝龙捞百汇海鲜自助餐厅就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的情况。当时,台江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到餐厅进行现场调查,但并未发现食材变质情况。

早前报道

宝龙捞百汇海鲜自助餐厅就餐后 9人出现呕吐腹泻

福州新闻网6月27日讯(福州日报记者陈贝茜)“宿舍6人一起去吃海鲜自助,结果第二天所有人都上吐下泻,太可怕了!”昨日,网友“@相信明天会更好”向本报官方微博@福州日报反映,称22日在宝龙捞百汇海鲜自助餐厅食用晚餐后,宿舍6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呕吐、腹泻情况。此外,还有网友私信本报官方微博称,22日晚同事3人在捞百汇用餐后出现类似症状。目前,台江区食药监局已介入调查。

6名舍友吃海鲜自助后

均患急性肠胃炎

昨日中午,记者联系上网友小廖,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农大金山学院大三学生。22日,舍友小林收到兼职的第一份工资,便邀请他们一起去宝龙捞百汇海鲜自助餐厅吃晚餐。

“当时在美团上团购了6份自助餐,每份58.8元。”小廖称,由于到餐厅的时间较晚,不少自助食物都没了。最后,他们吃了虾涮火锅,还吃了水果沙拉和冰淇淋。晚上9时许,他们回到宿舍,当晚一名舍友就开始拉肚子。

第二天,小廖身体也出现不适,午睡后出现头晕,高烧达40度。此时,宿舍6名同学都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烧、呕吐、腹泻情况。疼痛难忍,晚上11时许,他们到福州四七六医院(空军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他们患的是急性肠胃炎。

“我们6个同时吃的只有捞百汇!”小廖认定是那家海鲜自助餐厅食材不新鲜导致的。他回忆,“那天我捞虾的时候,虾都死了,有的虾头甚至断了。”不仅如此,在自助水果桌上,山竹和香蕉因摆放时间太长导致果肉烂了,服务员也没有及时更换。

小廖无奈地告诉记者,本来舍友聚餐是件开心事,没想到3天时间挨了针,花了近3000元医药费,他们还没有完全康复。

在福州工作的小菊是三明人,她和同事在21日晚吃完捞百汇自助餐后,也出现恶心、腹泻的症状。“太难受了,第二天一直反胃,什么都吃不下,只好中午向公司请假去医院看病。”小菊说。

在父母劝说下,她来到三明市第一附属医院。经诊断,医生称反胃和腹泻都是急性肠胃炎引起的。

自助餐厅:

所有海鲜都是新鲜的

随后,记者联系了宝龙捞百汇海鲜自助餐厅负责人林先生。“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我们也很诧异。餐厅所有海鲜食材都是从马尾运来的,买的时候全是活的,2天内如果没有售出,我们会全部扔掉。”林先生告诉记者,进入餐厅的所有海鲜,都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检验,随后摆放在冰柜台上,以保持新鲜。

“在运输过程中,难免有虾会死掉,但肯定是通过检验并能食用的。”林先生说,若顾客有证据证明是因食用捞百汇的海鲜引发急性肠胃炎,公司一定会进行赔偿。

据悉,昨日上午,台江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已到餐厅进行现场调查,暂未发现食材变质情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