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频现错别字 市民担心误导小孩呼吁商家改正
2015-06-23 08:56:12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鼓山半山亭旁一招牌上,“糟菜”写成了“槽菜” 。 错别字可能误导孩子 记者发现错误之处,提醒商家改正,一些商家不以为意,一些商家则说“别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 “招牌上使用繁体字,更有文化味。”针对一般商铺招牌不得使用繁体字的规定,一名商家说这是他们的自由,而且“没有人会管的”。 “平时经常在街上看到错别字和简化字,有时小孩看到了就会问,大人还要解释半天。另外,鼓山风景区每天有那多人登山,周末还会有很多小孩,出现文字差错真是不应该,就怕会误导小孩。”苏女士说,希望商铺经营者赶紧改正。 法律规定要规范用字 实际上,规范使用文字早有法律规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于2001年元旦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招牌、广告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文物古迹,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禁止使用繁体字、简化字、异体字。 其中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监督管理。 另据了解,国家工商总局在1998年发布《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广告用语用字不得出现下列情形:使用错别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繁体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其他不规范使用的语言文字。 |
相关阅读:
- [ 11-14]崔永元微博错别字遭调侃:您怎么还有错别字
- [ 09-18]错别字简历“错”在哪
- [ 09-16]“错别字简历”折射语文教育短板
- [ 09-16]400字简历现24个错别字引讨论:拯救“汉字危机”需借力法律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