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两处非法场地占用闽侯溪源水库泄洪通道 手续不全

2015-05-02 07:31:42 陈木易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泄洪道旁的岸堤上建起了一家公司

村民提供的卫星示意区域图

□东快记者陈木易/文陈腾健/图

近来,位于福州闽侯上街镇榕桥村的村民们一直忐忑不安,因为村里的那条溪源江旁从去年年底开始,陆续冒出了两处营业场地,一处是驾校的训练场,另一处则是用于存放工程器械的仓库。村民说,这两处场地,不仅是非法的,并且还占用了泄洪道。

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溪源江除了是村里重要的泄洪道之外,更是整个大学城片区唯一的一条泄洪道。“泄洪道被堵了,如果出现积水、内涝,甚至导致人员伤亡怎么办?”一位匿名的榕桥村村民昨日拨打本报热线968977,说出绝大多数村民们心中的担忧。

对此,闽侯上街镇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副镇长金清表示,这两处场地的手续确实不全,目前闽侯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部门已就溪源江河道上游的行洪问题制订规划,届时这两处场地是否属于被取缔的范围之内,便会知晓。

村民

非法占用河道用地,一处为仓库,一处为驾校训练场

泄洪通道只剩原先的三分之一

昨日上午,通过榕桥村村民的指引,东南快报记者顺着溪源江上游的方向走去,找到了村民们口中所说的这两处场地。

其中一处名为“福建永锦工程器械有限公司”的仓库,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场地基本由黄土、砂石等堆积而成,往溪源江的方向横向延伸好大的面积。仓库内空无一人,但堆放有钢架、塔吊等大型器械。据相关匿名的村民表示,这处仓库是从今年年初开始慢慢建起来的。

而紧邻着永锦公司的仓库,便是村民口中的另一处场地——“安吉驾校”。当时有很多学员正在场地内开车练习。该村民称,安吉驾校较早于永锦公司,从去年年底左右开始慢慢建成。随后,安吉驾校的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驾校所在的场地并没有占用村民所称的河道。但在关于场地手续的合法性上,该工作人员仅表示说,目前上级领导已经在完善手续。

村民们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他们了解到,这些用地都没有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属非法。并且让他们更为担心的是,这两处用地占用了溪源江的河道,让宽阔的泄洪通道如今仅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作为处在上游的溪源水库的泄洪通道,溪源江是整个上街大学城片区唯一的一条泄洪道。村民们坦言,若有关部门不尽快处理,届时窄小的河道如何面临庞大的水量,不仅会威胁到村子,甚至在大学城片区的大学生们也会受影响。

有关部门

手续的确不齐全,对整体泄洪能力存在影响

已制订相关规划目前正在修编

东南快报记者随后了解到,大学城地势平坦,三面环江,西面傍山,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但130多平方公里都是山地区域。一旦下雨,雨水会从山上冲刷下来,大学城的平地区域就要多承担2倍的水量。另外,这里地处我省暴雨中心区,瞬间雨量大。

对此,福建省溪源水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说,这两处场地都是利用土、碎土以及人工砂等材料堆积而成,实际上非常软,并且不稳定。与此同时,溪源水库的储水量为2428万立方米,在没有放开大坝五孔闸的情况下,水流速度为120立方米/秒。在遇到雨水充足的时候,附近支流水域的水量若汇集到一起,将达到200立方米/秒的速度。“冲掉这两个‘软’地基的场地,简直是轻而易举。”该工作人员说道,这两处用地会影响到泄洪能力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也曾就此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

榕桥村委党支部的林书记表示,这两处用地一处是属于榕桥村下属生产队,另一处属私人,手续上的确不合法。村委会工作人员早在用地初建期便进行多次干预,但是始终未果。

昨日下午6点左右,上街镇分管水利工作的副镇长金清在接受东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接到相关举报,之后配合有关部门到现场发现,这两处用地手续不全确实是客观事实。泄洪通道是由高位泄洪区和河道组成。这两处用地所在的位置,属于高位泄洪区,但没有占用溪源江河道,而是占用了河滩地,对于整个泄洪能力也会有一定影响。

金清告诉记者,目前闽侯县委县政府正在制订溪源江河道上游行洪规划,范围包含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到溪源水库大坝,总体距离为4-5公里左右。而该规划如今已进入修编阶段。“到时候,依据这份规划将可以判定这两处用地是否属于被取缔的范围之内。”金清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