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国真资料图。新华社发
福州新闻网4月27日讯(福州晚报首席记者顾伟)59岁的汪国真因病逝世了,消息传来,不少人在微博和微信上怀念这位著名诗人。大家普遍认为汪国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特别是他的励志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少诗篇都富含人生哲理,在上世纪90年代激励了不少年轻人。福州晚报记者在19年前曾经采访过汪国真,他说:“我的祖籍是福建集美。‘汪诗’在全国流行,要感谢两份杂志,一是福州的《青年博览》,二是北京的《青年文摘》,它们多次介绍和转载了我的诗,才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我。”
《青年博览》5个月3次推荐“汪诗”
25年前没有网络,信息的传播主要靠媒体。汪国真在大学时期就写诗,曾捧着写满诗歌的本子,从一家编辑部跑到另一家编辑部,但很少有人瞧得上他的诗。1990年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出版,尽管有不少年轻人传抄“汪诗”,可诗界不少人还是瞧不起它,觉得“写得太烂”。当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青年博览》打破常规,在5个月时间内3次推荐“汪诗”,无形中成为全民读“汪诗”的推手,将读者的潜在热情点燃了。
昨天,福州晚报记者找到了《青年博览》的编辑,从《青年博览》合订本中找到了1991年上半年3次介绍汪国真的文章:2月号发表汪国真的诗《远离爱情》;5月号转载了《文学报》的文章《美的征服——汪国真热采访手记》,并配发了诗《痛苦》;6月号用大版面转载了《北京法制报》的文章《如何看待爱情与婚姻——与汪国真一席谈》。《青年博览》是福建青年杂志社旗下的文摘刊物,多发表“心灵鸡汤”类文章,对汪国真的宣传算得上是特例。
汪国真19年前来过福州
19年前,汪国真来过福州。当时在《港台信息报》工作的“二月梅筱”(网名),昨日回忆采访汪国真的经历,说:“1996年福州某饮料企业想在儿童节前为孤儿献爱心,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将汪国真请到了福州。当时他已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可说话很谦逊。”
福州晚报记者当时采访汪国真时,诗人笑称:“我学生时代就是文艺青年,之所以没有选择报告文学、散文、小说,是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小说、散文字多,篇幅长,诗歌可以短小精悍。在写诗的过程中我养成习惯,努力做到‘没有佳句不写诗’。”汪国真那次来福州,很遗憾没有举行签名售书活动。
汪国真曾经多次回厦门,因为他的祖籍是厦门集美。他曾说:“有人说我是北京人(因为出生地在北京),有人说我是广东人(在广东读大学),有人说我是上海人(多本诗集在上海出版),居然还有人说我是台湾的。实际上我的祖籍是厦门集美,我的父亲是集美英村人,他是厦门大学毕业生,我的母亲在集美中学上过学。”
去年7月,汪国真来到福建漳州长泰县,参加了美丽乡村采风活动。去年10月底,汪国真回到家乡集美,参加了首届集美学村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上他现场朗诵了自己写的旧体诗《临江仙·集美》,还说有机会想为厦门写首歌。去年12月,汪国真还在海南参加了2014两岸诗会,荣膺“桂冠诗人奖”。

著名诗人、书画家汪国真因肝癌不治,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厦门,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从上世纪70年代末大学在读期间,汪国真便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出版了五六十种诗文集,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汪国真热”。其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等影响了整整两代人。2005年起,他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钟禾
上世纪90年代的“汪国真热”
对于当今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汪国真一定是个很陌生的名字,但对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数人而言,这个名字正是纯真、梦想的代名词。当时的社会刚刚改革开放,很多人从过去封闭式的单一政治思维模式中苏醒过来,欣欣然张开了眼,却又感觉无所适从,甚至,连谈场自由的恋爱都要瞻前顾后,生怕被扣上“资产阶级思想”的大帽子。
汪国真恰恰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他发表在《辽宁青年》等杂志上的大量诗歌,成了当时的年轻人解读人生、理解爱情、憧憬梦想的最好启蒙作品。很快,一股“汪国真热”在校园、在街头、在农村、在打工仔中开始兴起。其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1990年出版,印了15万册,接下来《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都获得不错的销售业绩。
积极、昂扬的诗歌主题,让汪国真在年轻读者中拥有很高的阅读率,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习近平曾引用他的诗句
在2013年10月8日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了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之后,有记者采访汪国真谈及此事,他回答说:“那天晚上我从外地坐飞机回北京,刚落地,打开手机,短信像潮水般涌来,吓了我一跳。朋友都在告诉我这件事,因为《新闻联播》把两句话播出来了。我知道熟悉这两句话的人很多,但没想到领导人会在这个场合引用。你知道,以前领导人都比较喜欢引用古诗词的,当时我就觉得习主席很接地气。老实说,习主席能背下我的诗词,我觉得挺欣慰的,说明我的读者遍布各个阶层、各个文化层、各个年龄层。”
作品多次入选教科书
2000年汪国真的5篇散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2001年,他的诗作《旅程》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001年,他的散文《雨的随想》入选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2003年他的诗作《热爱生命》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2007年他的诗作《我不期望回报》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2008年他的诗作《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2011年他的诗作《热爱生命》入选《高等语文》。2014年他的诗集被翻译成韩文版、日文版、英文版,并在海外出版发行。
书画音乐创作丰富
除了诗歌,汪国真的书法创作也颇为丰富。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2011年开始,他的字画陆续在保利、嘉德、瀚海等顶级拍卖公司拍卖。
近年来,汪国真开始音乐的研究和创作。2003年至2004年,他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2008年他完成了为400首古诗词谱曲的工作;2009年6月应邀担任上海大学生音乐节评委会主席;2013年他作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入选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材《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程》一书。

【汪国真诗歌选读】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