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福州私家车涌入省奥体中心田径场 与跑步者抢道

2015-04-08 08:15:19 石磊磊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管理方在健步道上设障,阻止乱停车,锻炼的市民只好在行车道上跑步

东南网4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石磊磊/文 毛朝青/图)

关注理由 “体育馆外圈跑道,很多车辆在穿行,还有些直接占用了健身道。市民在这里锻炼时,时有汽车擦身而过,让人提心吊胆。”跑友高妙桂说。

据省体育局统计,我省体育人口中,最主要的健身方式就是慢跑和健步走。目前,在福州市的省奥体中心田径场,日均锻炼人数达1万人。高峰期700多辆机动车涌入,有些在体育馆外圈跑道来回找车位,有些干脆直接占用健身道,机动车的不文明行为给锻炼的市民带来危险。

汽车绕圈找车位 锻炼者纷纷躲避

4日晚7时许,省奥体中心体育场和游泳馆划定的停车区域已没有空位,只有体育馆一侧有数个车位。在体育场行车道上,有十来辆机动车绕着体育场行驶,边开边找车位,锻炼的市民纷纷躲避,因为市民和机动车几乎就在同一线路上前行。有一辆车找不到车位,直接在健步道上停下。

体育场相关负责人徐国辉说,体育场跑道和外场健步道是市民锻炼区域,都是免费开放的,吸引了众多市民。据省奥体中心统计,今年,包括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在内,整个省奥体中心的日均锻炼人数已超过1万人。

体育场停车的高峰期是下午3点到晚上8点,省奥体中心内的车辆最多时会超过700辆。这一时间段,也是不少市民的锻炼时间。究竟是锻炼市民和汽车抢道,还是汽车占了市民的健身路径?

  4月2日,闽AQU858停在健步道上

建体育场时 没考虑停车场

据省奥体中心相关人员介绍,省奥体中心于1989年建成,当时没有考虑到停车问题。如今的行车道原先也是作为锻炼用途设计的。700多辆汽车要停放在这里,给管理部门制造了不小的压力。现在省奥体中心的停车管理是物业公司承包的,停车费用2小时内5元,比较合理。周边居民和商户都喜欢把车停在省体,也有不少健身者选择开车来锻炼。

“其实没有抢道一说。1984年,哪有什么私家车啊?可现在情况不同了,需要考虑车位。作为监管部门,我们考虑的是安全问题。”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体育场的机动车行驶道上,已经安装了十来个减速带,并在健步道和行车道设隔离标志。可有些车辆并没有考虑到锻炼的群众。比如减速带对越野车没有效果,一些越野车在外场就没有减速。去年我们重新规划了外场的停车位,还有一些新手觉得行车道宽敞了,就绕着体育场练车。这些都是很危险的行为。”徐国辉说。

健步道上有人散步 跑步的只能到行车道

在记者绕行省体时,外场810米的健步道上,已没几个人跑步了。按此前规划,这条塑胶跑道是用来慢跑的。

跑友高妙桂说:“如果不追求成绩,在内场跑跑步,也是可以的,可遇到高温天,加上人多,内场确实很闷。另外,外场跑道长,同样的距离,跑友在健身时不容易跑晕。因此有些人喜欢去外场跑步。”可惜,原设计用来慢跑的健步道,如今成了群众散步的区域。

在行车道上慢跑的刘女士,每周会在省奥体中心跑一次步。她说:“在健步道上跑相对安全,我也想在上面跑步,可是跑不开。现在来省体散步的人都走在上面,因为他们也不想在散步时碰到机动车。可是大家都在跑道上散步,有的并排走,有的还逆行。我觉得,省奥体中心必须限制车辆行驶,我才能安全地跑步。”

选择在行车道上锻炼,刘女士有些无奈,她也需要边跑边注意从身旁驶过的机动车,跑得不尽兴、不安全。

遇车祸 快处中心不判定责任

如果在省奥体中心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是个让人伤脑筋的问题。

林先生去年在体育场行车道上被一私家车超车,两车发生刮擦。林先生和那个私家车车主都没有安装行车记录仪。

林先生随后报警,民警让林先生去快处中心处理,快处中心却表示,省奥体中心不属于其管辖范围。当时林先生有些生气:“省奥体中心限速是15公里/小时,在体育场外跑步的人时速在八九公里,我开车再慢也有十几公里,能超我车,肯定超速了。那个车主不认可我的说法。快处中心说省奥体中心的行车道不属于公共道路交通,让我们回派出所。我当时没有时间耗下去,最后我们各赔各的。”

“交通事故一年也有好几起,所幸没有造成大的伤害。赔付也是一个难题。我们一直建议,群众来锻炼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徐国辉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