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全国多数博物馆动物标本 福州“标本唐家”制造

2015-03-27 07:40:48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唐兆和与他制作的标本

唐兆和对蓝孔雀标本进行保养

昨日,东南快报社携手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邀请读者一起去标本馆参观标本,探秘标本馆时,最令我们震惊的就属动物标本馆里那众多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说起这些动物标本,离不开一个家族——标本唐家。

在动物学界,人们尊称他们为“标本唐”。回溯中国标本制作界的历史,一直有着“南唐北刘”之说,其中的“南唐”指的就是发源于福州的唐家,100多年来,全国各大博物馆和标本馆都烙上了唐家的印记。2009年,“唐氏动物标本制作技艺”入选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寻访到福州的唐家第四代唐兆和、第五代唐庆圆,探究这个家族的百年传奇。

唐家印记:

北大、复旦、武大……唐家标本遍布各大博物馆标本馆

唐兆和是唐家的第四代后人,也曾是福建师范大学动物学实验课的老师,现在已经退休在家中。

虽然离开了师大的动物标本馆,不过在他家中,我们依旧能寻到动物标本世家的印记——一对红嘴相思鸟正静立在树枝上、蓝翡翠抬头仰望、姿态高傲的蓝孔雀不愿开屏,这些标本都是出自唐兆和之手,形态逼真。

师大动物标本馆,对于他甚至唐家来说,都是别具意义的,可以说,这里也见证着一个家族的历史。唐兆和告诉东南快报记者,里面300多号的哺乳类标本有90%是唐氏采集制作,4000余号鸟类标本几乎是唐氏三代人共同制作的,是福建鸟类标本种类最全的地方。

“可以说,这里是唐家的几代人的心血。”唐兆和说,在标本馆里你们见到的“镇馆之宝”那只野生华南虎、还有1935年的那只珍稀的朱鹮,都是他的父亲和伯父,也就是唐氏第三代唐瑞干和唐瑞金制作的。

“不只是师大的动物标本馆,毫不夸张地说,全国大多数博物馆和标本室的动物标本都是由唐家所制,唐家人的足迹,几乎遍布大江南北。”唐兆和说,翻开唐家的族谱,你会看到这五代人所在的工作单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众多高校都在其名录里。这些高校的标本馆里的标本几乎都出自唐家人之手,还有上海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也多由唐家人制作。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的动物标本共有24万件,其中珍贵的“模式标本”有900多种,这些标本中,唐家几代人制作的就达90%以上。

蓝翡翠标本

唐氏家族:

因英国海关官员与标本结缘,唐氏五代人在全国开枝散叶

回溯中国标本制作界,怎么也绕不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唐北刘”,“北刘”指的是曾任北京动物园标本制作技师的刘树芳及其弟子,可惜“北刘”早已退出江湖;“南唐”指的就是发源于福州的唐家,并以福州唐家为代表形成了南方传统动物剥制技术流派。

在唐兆和家里,他为东南快报记者展示了唐家的族谱和唐氏几代人的合影,到他女儿唐庆圆这一代,已经是唐氏第五代了。

“你看这张照片,中间这位就是我的曾祖父,也是唐家标本技艺的创始人唐春营。”唐兆和指着一张黑白的老照片说,这是十九世纪末一位名叫拉都胥的英国海关官员为他们拍的,唐家标本技艺的创始,也离不了这位拉都胥。

唐兆和听祖辈回忆,在唐春营那一代,最初是以打猎捕鱼为生,这位拉都胥是位狂热的动物学爱好者,非常热衷收集鸟类标本,当时就找到唐春营,帮助他一起采集鸟类,并制成标本带回国研究。为了表示对唐家的感谢,后来在他编撰出版的《华东鸟类手册》,还特地将这张全家福印在书本的扉页上。

唐家标本制作技艺就此在福州发源,不过,那时唐家的家业才刚刚兴起,在后来的100多年中,因为各种原因,唐家人从福州开枝散叶,分散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各个城市的研究机构、博物馆和大学,进行标本的采集和研究工作。唐兆和的父亲唐瑞干当时任职于福建协和大学,唐家这一支就一直就留在了福州,1977年,唐兆和接父亲的班进入福建师范大学工作,继续从事标本制作。

红嘴相思鸟标本

唐家技艺:

1923年所制标本至今完好,注重野外观察捕捉动物姿态

唐兆和介绍,唐家的标本制作技艺是比较独特的,和欧美、日本、还有中国北方很多的制作技艺不同,他们采用的多是“假体式”——先把动物的身体假体做好,再穿上毛皮。而唐家采用的是填充式,只以铁丝制成骨架,再用棉花等物填充,制成不同形态的动物,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一种适合大型猛兽,一种则适合小型尤其是微小的动物。

在唐兆和看来,制作标本就跟做衣服一样,每一步都很关键,唐家人都经过几十年的历练,技艺很熟练,讲究的关键是“精”。

“就拿鸽子、小老鹰这样比较小的鸟类来说,初步制作很快,一个上午可以做两只。”唐兆和介绍,这指的只是剥皮、填装到缝合的步骤,缝合好后还需要几天时间晾干,才能再进行姿态和外貌的整形。比较大型的动物,标本制作时间也要相应延长。

“精”到底在哪儿呢?唐兆和说,剥皮时一定要将肉和脂肪剔除干净,包括嘴、鼻子、眼睛、脚爪等细微的地方,一点都不能留,否则很容易生虫,没多久就坏了。此外,还要保证皮毛完好无损,防腐工序及养护也要到位,这样做出来的标本,保存100年都没问题。

“像在师大动物标本馆里,保存最久的是那只1923年的北灰鹟标本,至今仍保存完好,这就见证了唐家独特的技术。”说起祖辈的成果,唐兆和颇为自豪。

“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标本制造厂都在制作标本,技术上差别不大,不过唐家做出来的标本却总是更形象生动。”唐兆和说,这或许归根于唐家几代人一直注重的野外观察。

“到动物的栖息地去,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捕食、飞行。”唐家人制作标本前都会仔细观察这种动物在野外的习性和姿态,尽量保存它在自然中的模样,有时候只是一点点神态的区别。

英国海关官员为唐兆和曾祖父拍的照片

福州唐家标本制作技艺正慢慢消逝

在唐家第五代唐庆圆的记忆里,唐家的标本制作技艺更多的是一种儿时的“骄傲”。上了中学,生物课上老师提起一个很了不起的前辈叫“唐瑞干”,她才知道原来爷爷和唐家人这么牛。

身为第五代后人的唐庆圆,对于唐家的标本制作技艺,虽然从小也耳濡目染,不过等她长大后,却很难有制作标本的条件了,“我现在只能说会做,但是做不好”。

2007年,福大标本馆从老校区搬到大学城新区,唐庆圆和父亲一起整理这些标本,当时把所有的标本都翻出来归类整理了一遍。想起那个时候,唐庆圆依旧很感慨。

“整理的时候我们亲眼看到这些标本,几乎都是唐家人制作的,感觉真的特别激动。”唐庆圆说,当时她和父亲两个人看着这些标本,竟然都能认出标本是谁做的,唐家的每个人制作的标本都有自己的特色,那阵子,“这个是爷爷做的,这个是伯父做的……”这样的声音时常出现在标本馆里。

2009年,“唐氏动物标本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庆圆现在是福州高级中学的一名生物老师,虽然是生物专业,不过几乎没有标本制作的机会了,唐兆和也已经退休在家,他们心里清楚地知道,在福州,这门唐家标本制作技艺正在慢慢消逝。

唐兆和告诉东快记者,现在也只有在武汉和上海的唐氏第五代后人,还在继续从事跟标本制作有关的工作了。

“时代不同了,早期研究动物是标本法,现在只需要借助望远镜等设备观察就可以了,对于标本的制作需要越来越少了。”唐庆圆坦言,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加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这门技艺施展的平台和空间越来越小了。

“或许以后,在福州就真的没有唐氏标本制作技艺了。”在失落的现实面前,偶尔养护家中的标本,似乎总是在唤起唐兆和对标本的热情。

东快记者王慧敏/文吕诚/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