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建 > 正文

"道南祠"遗址将建三坊七巷配套设施 祠堂始建于宋朝

2015-03-05 08:21:07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遗址现状

□东快记者熊建鹏文/图

在福州三坊七巷,曾有个专门纪念“程门立雪”主角杨时的祠堂——“道南祠”。这个祠堂里边供奉着理学大师杨时、朱熹等塑像,如今只剩下“遗址”,而杨时的后人希望能在此重修“道南祠”。

对此,三坊七巷管委会表示,“道南祠”曾被作为鼓三小的校址,鼓三小拆迁后,并没有计划重建“道南祠”,同时,这块地已经出让,将建三坊七巷配套设施之用。

“道南祠”为纪念“闽学鼻祖”杨时而建

“道南祠”遗址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光禄坊26号,据《三坊七巷志》记载,此地在宋宝祐六年(1258年)建道南书院,后改为专门祭祀宋代理学家杨时的“道南祠”。

杨时(1053-1135)系宋代福建将乐县人。今人了解杨时多是从“程门立雪”的典故而来。

“程门立雪”大意是:杨时于元祐八年(1093年)和游酢前往洛阳拜程颐、程颢兄弟(宋代著名理学家)为师。一天,他们到程颐老师家,见老师正在休息,不想打扰,就站在门外等候。这时大雪纷飞。待老师醒来,到门外一看,杨时与游酢仍在等候,大雪已没过膝盖一尺深。这一痴学尊师的佳话被广为传颂,“程门立雪”已成典故。

“程门立雪”还有后续,这个杨时拜师之后读书非常刻苦用功,等杨时学成南归时,程颢欣然而语“吾道南矣!”意为“我的理学造诣和成果从此可以向南方传播了!”。杨时也果然不负众望,开启闽理学新风,被后人尊作“闽学鼻祖”,有《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等著作传世。

这就是“道南祠”“道南”的含义。而“道南祠”也主要是杨时的学生倡议修建的。

杨松青在挖掘被掩埋的石柱,希望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道南祠”碑刻随迁至林则徐小学

“道南祠”在古代很受官民重视,根据《三坊七巷志》的记载,仅明朝,就多次被重修,并把朱熹、程颐等理学大师都供奉在内。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修葺“道南祠”,光绪初年,“道南祠”被重修后,有人在祠内开馆授徒,后设南城学校,光绪三十一年改为南城小学。民国初,更名为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国民学校,1931年又改为道南小学。

1949年以后,“道南祠”改为鼓楼第三中心小学。直到2007年,在“三坊七巷”保护改造工程中,小学被拆。2008年8月31日,原鼓楼第三中心小学与道山小学合并组建成林则徐小学,新的小学位于鼓楼区营房里直街2号,毗邻林则徐纪念堂。

“道南祠”曾经很阔气:“第二道门为牌楼式建筑,开三个门洞。门前庭院宽广,两旁各植一株古榕。主座首进为清式大型双坡顶三间排,东西南三面均为石柱,前廊石柱有陈宝琛书联。二进为双坡顶五间排,古色古香,环境优美清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祠内古建筑多已被毁,现仅存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碑刻两方,以随迁至林则徐小学内,放置在院子的角落。

管委会遗址所在地去年已出让要建三坊七巷配套设施

如今,杨时后人希望在“道南祠”遗址上重建“道南祠”,但他们的愿望恐怕要落空了。三坊七巷管委会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光禄坊26号的空地将留作他用。

杨松青,自称是杨时第九代孙杨德成的分支后裔,居住在闽侯,自从听到90多岁的叔公讲起“道南祠”之后,他就一直想重新修建“道南祠”。“这不单单是我们家族的事,这是宋代古迹,不应该在它的遗址上建其他东西。”

对此,三坊七巷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光禄坊26号确实是古代“道南祠”的遗址所在地,但这个地方老早就属于鼓三小了,几十年来都是属于学校的地盘。

对于杨松青打听到的“这块地已经被卖给了法国人,要建酒店”,三坊七巷管委会并没有证实,只是表示,“道南祠”所在的地块去年已经出让,将建三坊七巷相关配套设施。至于为何做此安排,工作人员并未做详细介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