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福州永泰郑瑞文:嵩口古镇的护厝人

2015-02-12 09:25: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作为千年古镇,永泰县嵩口镇留存有100多座明清古民居,被专家誉为“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保存之好,艺术之高,堪称奇迹”。这些古厝能保存至今,活跃在民间的一批热心保护者功不可没。

中山村垅口厝的郑瑞文,就是其中一位。郑瑞文今年57岁,是嵩口镇农村电影放映队队长。因为他经常下村放电影,大家便送他一个绰号“电影文”。他生在厝里,长在厝里,在厝里结婚生子,直到39岁才搬出来,因此,他对老厝有着深厚的感情。听说记者要到古厝参观,老郑早早就到厝里收拾了。

记者眼中的郑瑞文身材结实,精神旺健,说起老厝便眉飞色舞,谈笑风生。每说几句话,他就会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古厝是围垅屋式民居,厝中有厝,厅中有厅,曲曲折折,宛如迷宫。郑瑞文带着记者穿行在长长短短的回廊、大大小小的天井中,老厝的一墙一柱,他如数家珍,相关的故事、民俗更是张口道来,让人对古厝的厚重心生敬畏。

据介绍,垅口大厝始建于宋朝,占地1万多平方米,是嵩口镇境内单座规模最大的古厝。它由垅口厝、拔魁厝、和也厝和宴魁厝组成,共有房屋183间,当地有“垅口大座厝,乌鸦飞不过”之说。传说道教闾山派宗师、闽台最大的农业神张圣君在这里打过长工,还留下不少智斗财主的趣闻。

老郑对记者说,搬出老厝后,他一有空就会到老厝溜达溜达。看到老厝年久失修,有的墙塌了,有的柱梁被虫蛀了,有的房顶漏水了,垃圾堆得到处都是,他心里便暗暗难受。2008年嵩口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镇里开始着手古厝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游客也多起来了。他心想,老厝这么下去可不行,让人看了丢宗族的脸,该做点事情了。于是,从2010年到2013年,他趁到半山、三峰等郑姓宗亲聚居的村庄放电影的机会,利用自己人头熟、人缘好的优势,做起了“地下工作”。每逢同族人,他就一个一个地做工作:“老厝墙要倒了,以后连个祭祖的地方都没有,大家凑点钱修一修,好不好?”遇到不赞成的,他便三番五次地和对方聊,劝他回老厝实地看一看。用他的话说,这叫先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好行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