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江阴港区的银河国际汽车园码头堆场。 毛晨熙 摄
东南网2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通讯员 毛晨熙 记者 陈静 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引起国际社会热议。世界瞩目“一带一路”,不仅因其彰显的发展对外关系的开放包容精神,也因其蕴含的合作共赢的发展机遇。
这样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正在一向敢为天下先的福建,以及闽江之畔的福州,久久回响。
回溯历史,福州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港口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生动记录了“丝路福州”曾经的辉煌。
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福州更是引领风气之先。20多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提出建设“海上福州”发展战略。1994年6月,福州市出台《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成为最早发出“向海进军”宣言的沿海城市。
从历史到当下,赶海弄潮的精气神没有变,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一以贯之。福州市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大局中,在项目支撑、产业集聚、经贸合作等方面发力,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
乘势而上,倾力打造21世纪海丝战略枢纽城市
审视历史与现实、经贸与文化,福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丝战略枢纽城市,有历史渊源、人文资源,有区位优势、产业基础。
有历史渊源。福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早在晚唐时期,福州对外贸易就初具规模;明代,福州港取代泉州港的官方港口地位,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郑和七下西洋皆以长乐太平港为基地;清代,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将包括福州在内的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市长(高峰)论坛于2014年5月18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周朱龙 摄
有人文资源。福州拥有建设海丝的重要侨台资源,有300万榕籍海外乡亲,分布于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聚居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105万榕籍华侨华人,为福州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
有区位优势。福州凭海临风,对外交往一向热络,“下南洋”历史悠久。目前,福州对外交通发达,境内所有县市通达高速公路;福州港生产性泊位13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5个,已开辟了东南亚、马尼拉和越南等多条东盟外贸班轮航线;福州空港国内航线(含港澳台)69条、国际航线8条,航线覆盖点日益增多。去年10月30日,福州本土航空——福州航空公司开业并实现首航。
有产业基础。福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持续火热并日益加强。东盟国家、港澳地区在福州的投资,一直以来在全部外资投资中占有较大比例。2013年,福州与东盟、中东、非洲等贸易总额超过64.45亿美元,占同期全市外贸总额的20.5%,此项外贸进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5个百分点。
“古代,福州参与创造了海丝的辉煌;今天,福州有责任努力为再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出积极贡献。福州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打造21世纪海丝战略枢纽城市,在对接台湾、联通东盟、辐射内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说。
项目支撑,建设基础实产业优经贸活的“开放福州”
丝路绵长,风起帆张。
过去一年,福州已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并初见成效——“5·18”海交会期间,成功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市长(高峰)论坛,国外8个城市和国内16个城市的市长参加;8月,成功举办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10月,成功举办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同时,结合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在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等方面,挖掘、生成了78个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项目,包括交通枢纽方面20项、经贸合作枢纽方面52项、人文交流枢纽方面6项,其中,有20个项目列入福建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盘子。
“推进海丝建设,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作为支撑。福州市的项目都是围绕构筑交通交往枢纽、经贸合作枢纽、人文交流枢纽策划生成的,最终的目的是要打造基础设施厚实、产业结构优良、经贸和人文交流活络的‘开放福州’。”福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津说。
2014年10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电影节”在福州启动。
在构筑交通交往枢纽方面,福州“海陆空”齐头并进,扩大对外开放的通道。海上,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积极推进罗源湾、江阴、松下等港区建设;陆上,正在加快合(肥)福(州)铁路、福(州)平(潭)铁路等铁路项目,以及沈海复线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空中,去年开辟了福州-上海-纽约首条洲际航线,并于11月8日首飞。目前,正加快推进福州长乐机场扩能建设和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在构筑经贸合作枢纽方面,福州以“5·18”海交会等为平台,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着重发挥侨台优势,加强交流合作。
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梁勇说,截至2014年底,来榕投资(或设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93家,台湾百大企业12家。实业“走出去”也稳步推进。如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印尼建设冶金工业园项目,将建成年产50万吨的镍铁厂及年产120万吨的焦化厂。
在构筑人文交流枢纽方面,福州市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福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说,继首届成功举办之后,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福建省政府和陕西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于2015年9月在福州举办。届时,海丝风采将再现闽江之畔。
“三期”叠加,推进福州新区自贸区海丝协调发展
当下福州,面临三大战略机遇期的叠加——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加快推进;包括福州片区在内的福建自贸区获批,建设工作启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21世纪海丝战略枢纽城市迈步。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福州不等不靠,正乘势而上,紧抓机遇,谋定而后动。
“2015年,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速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扎实抓好自贸区建设,加快打造21世纪海丝战略枢纽城市,增创福州发展新优势。”福州市市长杨益民说,这几项工作是有机融合、协调推进的。
福清江阴港区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
福州市自贸办负责人说,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福州市正在抓紧完善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试验内容,着力将自贸区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海丝建设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既关乎福州新区建设,又牵涉自贸区、海丝建设的一体化推进举措,有些已经展开,并初见成效。
福州江阴港获批为全国第六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后,发展态势良好。江阴港区2014年累计完成集装箱整车进口9558辆,比增124%。其中,外贸整车进口2292辆,比增533%,在全国新批的6个整车进口口岸中排名第一。
2014年“5·18”海交会期间,福州市政府与国开行福建分行、中非发展基金共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发起筹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海上丝绸之路基金,旨在引导企业进入海丝沿线国家的投资领域,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此项工作进展顺利,首期已募集20亿元。
同时,福州市在推进自贸区、海丝建设中,还着力发挥对台优势,重点加强榕台在现代服务业、航运物流业、汽车产业、海洋产业和金融方面的交流合作。
古时,福州先民向海而歌,参与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引领城市走向海洋、融入世界,写就了闽都文明的灿烂华章。
今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福州再出发,传承的不仅是路径,更是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飞扬在进取路上。
相关链接:
“海丝福州”的前世今生
位于福州长乐的郑和塑像 程金静摄
从内河城市到滨江、滨海城市,再到今天“海上福州”的气度,在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航道上,福州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
早在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 10年),这里便有了港口,古称东冶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大批移民南下,带动了福建的发展。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曾在福建设置典船校尉。东吴还在现今的长乐市造船,这就是长乐又被称为“吴航”的由来。
到了唐代,福州的海洋贸易走向繁荣。
唐“安史之乱”后,中国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对外经贸交流重心渐渐向海上转移,福州适逢其会,发展海外交通和经济贸易,成为唐朝南方三大海上贸易中心之一。
王审知治闽时,“尽去繁苛,纵其贸易”,开辟甘棠港作为福州外港,设“乌猪港”为福州内港,积极招徕“蛮夷商贾”,与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诸岛等建立了商贸关系,使得许多外国船只云集于福州城,奠定了福州港居于南下、北上枢纽的贸易格局,盛况空前。在闽王王延曦当政时期,福建还设立了市舶司,福州呈现了“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繁荣景象。
时光流转,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迅速兴起,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改设泉州,由此,福州港地位逐渐下降,成为泉州港的中继或辅助港口。虽遭遇尴尬,但此时福州的海外贸易并没有迅速沉沦,福州港依然是“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
到了明代,福州由于造船工艺先进、装备精良,成为全国重要的造船基地。所造船只既可以用于海上作战,又可作为商船用于航海交通。
郑和七下西洋,都选择在长乐太平港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补给粮草,并等候季风以适时扬帆出海。这大大促进了福州的海外贸易,在明成化年间,市舶司又从泉州迁到了福州,福州港的地位迅速回升。
在现今的长乐郑和史迹陈列馆,馆中有一块“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天妃碑”),这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在太平港候风时率部属撰文所刻。碑文有31行,一共1 1 77字,记述了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以及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航行时间、船只、人员等情况。这块碑在中国的航海史上地位相当重要,是郑和下西洋的最好见证。
清初,福州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关——闽海关。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随着新茶路的开通,福州成为世界著名的“茶港”,与九江、汉口并称中国三大茶市,茶叶输出量占全国输出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一度是“驰名世界之茶叶集中地”。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及“海上福州”发展战略,引领福州继续挺立潮头。
古时,福州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参与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如今,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东风,福州扬帆再出发,正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战略枢纽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