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福州石农挖田黄用"铁丝网筛" 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2015-01-28 15:45:48 欧阳进权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铁丝网筛成淘田黄的利器

东南网1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欧阳进权 文/图) 虽然目前艺术品市场处在调整期,但记者上周末在寿山溪沿线看到,当地人依然热衷于淘田黄,而且与过去石农用锄头和竹簸箕挖田黄不同,现在有人用铁丝网筛子筛选田黄。业内人士说,现在挖田黄简直是大海里捞针,用筛子筛过后,指甲盖大小的田黄也将被淘出来。

淘田黄当作上班

田黄从清代起就被尊为“石帝”,过去民间用“一两田黄十两金”形容田黄石的珍贵,如今顶级田黄价格是黄金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在高价的诱惑下,不少石农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翻河床,他们称这是“上班”。而且以前大家认为,田黄石产地从坑头溪的源头到寿山溪的下游结门潭,全长八公里。但记者看到,挖田黄石的人并未止步于结门潭,过去由于交通不便,鲜有人往下游继续走,如今从结门潭到贵安的溪流沿线,也有石农在挖田黄。

他们先把大石头搬开,挖出三四米深的大坑,用锄头翻泥沙,让田黄石裸露出来,之后用竹簸箕或斗车把泥沙搬运出来,周而复始。而且现在有人挖田黄,用上了铁丝网筛子。多次走遍整条寿山溪的福州希艾寿山石艺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卢先聪说,当地人翻河床的次数已数不胜数。尤其在下雨天,当地人不再到处挖,而是沿着河床表面找田黄,因为雨水冲洗泥沙后,色泽独特又略带透明的田黄石就冒出来了。

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在结门潭堤坝下方挖田黄的一拨石农表示,现在田黄越来越难挖,有的人挖一年也挖不到一块像样的田黄石。

但是石农们依然乐此不疲,他们说只要能捡到小田黄,就够日常开支了,偶尔能捡到稍大的田黄,就能一下子挣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为什么现在还能从寿山溪里面淘到田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寿强对海都记者说,早期挖田黄只要大颗的,前几年达到收藏级的田黄石也要五六十克,现在当地人就算捡到一节小拇指大小的田黄石,也会被视为珍宝,8颗串成手链也能卖几千元。但现在溪里找田黄,难度好比大海捞针。

另外,福州南后街国师苑淘宝汇负责人提醒说,现在田黄石的概念越来越泛,只要具备两三个田黄石特征,就被部分人说是田黄。传统鉴定田黄有8条标准——石形、石皮、“萝卜丝纹”、红格、质地、色泽、黄铁矿和主要矿物。市民收藏应该尽量选择传统意义上的田黄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