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城社区老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内助老餐厅用餐
福州新闻网1月16日讯
现状剖析:
公办养老进不去
民办养老不愿去
福州市人口老龄化开始于1996年。全市现有老龄人口8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01%。人口老龄化进度加快,社会养老和养老服务需求大量增加。然而,去年下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有各级各类养老机构158家(含筹建59家),其中公办103家(含福利院、福利中心、敬老院、光荣院等),民办55家,共有养老床位数24728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8.75张。
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福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自2009年启动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72个,有效整合社会各类为老服务资源426个,新建社区日间照料床位351张,老年人活动室244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对象从初期主要帮助“三无”老人解决养老困难,逐步扩大到社区全体老人,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也从开始时主要是棋牌等扩大到现在的文体活动、日间照料和组织学习等。
不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也存在不少诸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职能缺位的现象,缺乏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难以承担居家养老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服务缺乏规划,服务站点少、社区养老机构场地不足,服务设施设计单一、不合理、不齐全,服务大多是以简单的家政为主,专业化服务项目少,医疗护理、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服务成为迫切需要;服务站从业人员主要是社区员工和失业的下岗人员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同时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人员不固定,服务缺乏常态化;财政投入不足,政府购买服务难以得到落实。
民办机构养老方面,虽然近年来福州市陆续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养老机构的发展,但民办养老院尚处在起步阶段。因办院成本较高,加上缺乏专业人员和管理人才等,导致民办养老院仍难以成为老年人和子女的首选。且现有民办养老机构中档的居多,高低两档较少。
如今的福州养老市场,已然呈现出“公办养老进不去,民办养老不愿去”的现状。
委员建议:
出台养老院布局规划
创新运营模式推行“公办民营”
民进福州市委会认为,政府对养老院建设应加强资金保障,吸纳民间资金,积极推行“公助民办、公办民营”模式,支持和资助各种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元化投资格局。“要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服务的标准化示范建设制度,对养老服务项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行规范服务,尽快出台养老院布局规划,为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制定蓝图。”民进福州市委会还认为,可大力推行“医养结合”模式,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采取多种激励方式,提升养老护理员的工作专业度、稳定度。
委员张迅捷的部分建议也与民进福州市委会不谋而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构筑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体制规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张迅捷也支持创新运营模式,鼓励“公办民营”“公建民营”,大力培养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推行社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规范社区工作队伍的职业技能。
张迅捷还认为,福州市应逐步建立起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各种类型、多种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壮大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规模,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通过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设立覆盖全社区的服务系统,实现社区服务资源共享,促进社区服务业从分散型、个体化向集团型、群体化方向转变。建立相对合理的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降低养老机构运营风险,保障养老机构和入住老年人的利益。
把社会养老的设施建设列入城市规划的范畴也是委员们多次提到的建议,在相应的区域范围内开辟出相应的地块建设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同时,还可以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建设,比如在社区可设“三室一校”,而对于家政服务、疾病护理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几个邻近社区联办或以街道为单位兴办。
民盟福州市委会建议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制,可以在县(市、区)级以上设“居家养老服务指导小组”,城市街道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从而分工管理不同服务内容。
委员杨闽雄昨日在会上建议将医院与养老院结合起来,依托已有的医院资源,开办养老院,推广半托养半住院的新模式。还有委员建议可以鼓励市内公立、私立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挂钩联系、疾病转诊制度,建立起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绿色通道。
部门连线:
一批公办养老机构建成后
将新增4000张床位
针对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等养老难题,记者昨日连线了福州市民政局。
“福州市已经制定了推进县级福利中心建设5年规划,这些公办养老机构建成后将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左右。”福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继鼓楼区和罗源县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目前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湾路北侧麦浦综合区内地块的福州市福利中心去年也启动建设,争取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连江县和长乐市正抓紧开展福利中心后期装修和建设,争取尽快投入使用;永泰、闽清福利中心已开始动建;福清、闽侯也完成选址,正在办理征地手续。市社会福利院第二期养老公寓扩建工作也在加紧建设中。
上述负责人透露,福州市还将引进实力强的各类投资者新建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完善的养老养生机构。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创建护理型养老机构,倡导“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鼓励医疗机构进驻养老机构开展医疗业务,并创造条件开通医保定点,方便在院老人就医。
“对养老机构普遍比较关心的入住老人意外伤害风险问题,福州市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老年人保险制度。”这名负责人介绍。
(福州日报记者组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