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1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邱也栩) 新鲜的“电动公交”,市民屁股还没坐热,转眼就突然被“调岗”,又换回原先的柴油公交车,这让不少经常乘坐33路、38路公交车的闽侯居民很纳闷,质疑公交公司搞“区别对待”。
对此,公交集团昨日回应称:“33路、38路使用的公交车,与纯电动公交车不同,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不适合远郊线路。”但记者了解到,实际原因是,这两条线路被私人承包,上级部门认为其不能享受新能源购车补贴,若公交集团不把车辆用于自己直营的线路,将要被追缴1000万补贴费用。
公司说法 插电混动公交跑市区较环保
2014年12月20日,33路、38路40部插电混动公交上路。与117路和126路一样,这两条线路是福州首批100部新能源公交车的试点线路。33路往返于公交仁德站和闽侯白沙,全程36公里。38路往返于公交仁德站和闽侯县委,全程25公里。二者均为远郊线路。
然而元旦后,这批插电混动公交集体消失,又换回了柴油公交车。昨日,福州公交集团证实,经前期试运行,发现插电混动公交不适用于远郊路线。相关人士说,该车型在时速低于20公里的情况下用电驱动,时速高于20公里或者爬坡时,用柴油驱动,而33、38路多在郊区跑,车速相对快,用柴油驱动的时候多,“插电混动公交在市区运行比较环保”。
但一知情人士透露,“调岗”的真正原因是,33路、38路属于私人承包线路,管理部门认为不能享受新能源购车补贴。按照一辆插电混动公交25万元的补贴来算,40部车公交集团要损失1000万,“所以要把这批公交车拿回市区,计划跑88路和103路”。
投放计划 榕今年将增500辆电动公交
福州市今年在公交投放上,重点依旧是新能源车。福州公交集团相关人士说,今年的计划是要换300部纯电动公交,但要根据充换电站的建设进度来实行。目前,117路还有一半的纯电动公交没有上岗,就是因为金山浦上公交中心充电站未彻底完工。上述人士说,年内要想顺利更换300部的纯电动公交,还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停车站的用电容量不够,要从几公里外拉电线接入,这笔费用由谁来出还没有定论。
康驰新巴士方面也表示,今年准备将所有的柴油公交车换成纯电动的,数量近200部。
公交企业青睐纯电动公交车的背后,是政策倾斜。根据《福建省新能源公交车省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已明确暂停对传统能源公交车的省级补助,全力支持纯电动、插电混动等新能源公交车,补贴额度在15万~50万元不等。以一部纯电动公交为例,原本价格为180万元,但经过国家、省、市三级补贴后,实际采购价格仅需50万元,比普通柴油公交车还要便宜10万~20万元。
市民质疑电动公交性价比高?
对于大量电动公交投放的计划,市民李先生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虽然有财政补贴,但一些额外的成本不能不考虑进去。首先是充电站、线网的投入巨大。其次,维护成本也不菲,已经上路的电动公交,小故障明显比一般公交车要多,而且每8年至少要更换一次电池,每次都要花数十万元。
“目前的CNG等清洁能源公交,排放已经相当少了,而且运行的状况也比电动公交要好得多,综合性价比反而高。”李先生说。
此前,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说,地方政府对纯电动公交车采购的积极性很高,包括北京、上海、青岛、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但很不幸,没有一个城市是成功的,都是在烧钱赔钱,原因就在于基建投入巨大且采购、维护成本高昂。”王子冬说。
福州公交集团相关人士对此表示,上述优劣集团确有考虑,为此他们已经与电池供应商谈好,公交车8年的使用年限内,厂家负责免费更换电池。该人士还表示,即便加大投放CNG公交,加气难的问题也一样难解决。事实上,在决定投放纯电动公交之前,集团内部做过详细的成本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虽然成本会比CNG、柴油车等高,但综合社会效益来看,是可以承受的。”
相关新闻:
福州33、38路"油电公交车"上路不到十天就"下岗"了
新投入的油电混合公交车停止使用了
东快讯(记者张婷婷刘兴文/图)刚上路不到十天,福州市新投入的33路、38路油电混合公交车居然“下岗”了?昨日,网友“@1036刘学”发微博称,刚投入的福州往返闽侯的33路、38路油电混合公交车集体“消失”,并用回了旧车。
对此,福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复东南快报记者称,经过前期的试投运后,发现新投入的油电混合公交车不适合远郊线路的行驶,公交集团计划于今年2月份将33路、38路公交车更换为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车。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是由于33路、38路为郊县承包线路,不能享受补贴,因此必须更换线路。
新车投入不足十天就“下岗”了
据了解,2014年12月20日,福州公交集团新投入了4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分别为从公交仁德站开往闽侯白沙站、闽侯县委站的33路和38路公交车(各20辆)。
福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投入的40辆新能源公交车采用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至少有两个动力供给系统,“分别为电动机和小内燃机混合动力输出,比原先的纯柴油机相比环保很多。”
但是,这新车投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车经常开到一半就抛锚,停在路边。”市民王小姐说,具体停车原因没人告知,只说是抛锚了,要求乘客换车。
对此,该相关负责人解释,前期这批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确实有一个零部件质量有瑕疵,造成部分车辆不时半路抛锚,但经过紧急协调更换,问题已经解决。
然而,让人惊奇的是到了去年12月底,刚运营不到十天的新车就被公交集团叫停了,旧车再次重新运营。
将投入到市区线路中继续运营
“由于新投入的油电混合公交车不适合远郊线路的行驶。”福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解释,油电混合公交车在时速低于20公里的情况下用电驱动,高于20公里或者爬坡需要强动力的时候用油驱动,而33路、38路主要用于远郊运营,郊区道路车速相对快,最后还是用油驱动,“这意味着,其实使用电驱动的情况比较少,经济效益来说还是使用柴油车比较适合。”
为什么在车辆投放之前没有考虑到上述因素呢?
该负责人称,之前投放的40辆油电混合公交车是属于前期试运行,在实践后发现该车型不适用于远郊线路。“对于这批新车,我们计划将其投入到市区的线路中。”上述负责人表示,计划于今年2月份将33路、38路公交车更换为国Ⅳ排放标准柴油车。
“调线是另有原因。”对于上述负责人的说法,公交集团一名内部人员透露,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该名内部人员说,33路、38路是郊县承包线路,省里认为不能享受新能源购车补贴。据介绍,按照一辆油电混合公交车25万元的补贴金额,如果不换到市区的线路上,40辆车公交集团就要白白损失1000万元。
“所以必须转线移线路,将新车拿回来,计划是投放到88路和103路上。”上述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