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福州“草鞋村”热闹景象成记忆:编草鞋手艺消失

2015-01-09 10:25:07 吕诚 王慧敏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草鞋村”热闹景象成记忆:编草鞋手艺消失

张爱兰将经过捶打的稻草,像变魔术似的几分钟时间就编好了草鞋的一半

福州永泰县嵩口镇溪湖村,在过去,当地人称为“草鞋村”,因为村子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编草鞋。不过,家家户户坐在门口编草鞋的热闹景象,早已经是过去。

66岁的张爱兰,可是位编草鞋的好手,也是现在村里仅剩的仍在编草鞋的老人,隔一段时间,她就会编上十几双草鞋。东南快报记者到她家时,她正闲着,见我们来,还特地搬出工具,现场为我们编了一双草鞋。

张爱兰从屋里拿出一捆晒干的稻草放在地上,举起木锤子就开始打草。“编之前得先打,这样稻草才会变得更有韧性,穿起来也更柔软、舒服。”

正经端坐在工具台上,张爱兰顺手选了几根稻草,熟练地将稻草搓成麻花绳,编好草鞋的基底,这才将稻草一根一根编织进去,看似杂乱的稻草在她手上却十分“听话”,不一会儿,草鞋就编好了一半。

“你别看这好像很简单,可是个技术活儿。”张爱兰边编边解释,这腰间的绳子拉得紧,才能编出不容易松散的草鞋,说罢又用工具将绳子拉紧了些。

福州“草鞋村”热闹景象成记忆:编草鞋手艺消失

  经过捶打后的干稻草才能制作草鞋

草鞋在以前的农村,可是大部分人的标配,不管春夏秋冬,上山砍柴下地耕作,都离不开草鞋。“这草鞋透气又防滑,农村人干活时都穿这个。”张爱兰说,以前他们村里经常能看到一整排的人坐在那编草鞋,女人白天在家就编,男人白天出去干完活,晚上回到家也加班编。

村里的老人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一年下来,当时一户人家最少要穿坏几十双草鞋,草鞋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家家户户都编草鞋拿去卖,赚点钱。“不过这鞋子以前便宜,70年代的时候才一毛多一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草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编草鞋的老手艺也渐渐消失了,不过它的背后,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生活印记。张爱兰就笑说,每次编草鞋,总能让她回忆起过去的生活。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穿草鞋了,不过,在不少农村,偶尔还是能见到草鞋的身影。父母去世时,子女送葬都要穿草鞋,不穿草鞋的,也要把草鞋系在腰间,以示对父母的孝道,也就是“披麻戴孝”的习俗。

张爱兰现在编草鞋的意义便在于此。编好的草鞋,拿到镇里的“花圈店”销售,供人家家里办丧事时用。

“再往后,也不知道这草鞋还能存在多久?也不知道我还能编多久了。”张爱兰有些感慨。

(东南快报记者 吕诚 王慧敏 摄影报道)

福州“草鞋村”热闹景象成记忆:编草鞋手艺消失

  使用专门的工具将绳子拉紧,才能编出不容易松散的草鞋

福州“草鞋村”热闹景象成记忆:编草鞋手艺消失

  一位村民捧出家中存放的一摞草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