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闽侯发霉地瓜酿酒转手成“名酒” 多次举报无果

2014-12-31 08:37:33 何珍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闽侯发霉地瓜酿酒转手成“名酒” 多次举报无果

  酒糟上落着苍蝇

福州新闻网12月31日讯 闽侯祥谦镇龙山自然村隐藏着一个无证酒厂,用发霉地瓜酿酒,制造出价格低廉的白酒,吸引了大量的批发商前来批发,用于假冒别的品牌白酒。无证酒厂生产出来的酒糟直接排到溪里,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到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日前,本报记者和福建电视台第1帮帮团记者接到该村村民举报,前往实地调查。然而就在相关部门接到记者举报后,对无证酒厂进行调查时,第二天记者再次到该酒厂时发现,酒厂仍在正常生产。

铁皮房内苍蝇乱飞

部分酿酒材料发霉

无证酒厂位于一条发臭的小溪旁,是用铁皮搭盖的,显得非常简陋。进入铁皮房后,记者看到里面摆了几百个酿酒用的塑料桶,塑料桶里装满酒糟,上面用一层塑料膜包裹着。

记者通过酿酒作坊里一名男子了解到,他们酿的是地瓜酒,原材料是地瓜。苍蝇不时落在旁边正在发酵的酒糟上。工人解释,有苍蝇没有关系,地瓜烧都是用高压蒸汽蒸的,温度很高。

酒厂吸引来大量的苍蝇,影响了附近村民生活。当地村民说,现在是冬季,苍蝇蚊子已经不多,如果是夏天,酒厂卫生环境更可怕。

除了现场环境不好,记者注意到酒桶旁边堆放着数个编织袋,袋里装的地瓜有些都已经发霉腐败。工人表示,这些地瓜是用来酿酒的。在另外一片空地上,准备拿来酿酒用的地瓜被随意堆积在地上,有些腐坏的地方被切掉,但仍然有不少地瓜长出了霉斑。

在酿酒作坊观察了一圈,记者发现厂内没有任何的酒类生产许可证,生产设备也比较简陋,装酒的塑料壶存在重复使用的问题。

闽侯发霉地瓜酿酒转手成“名酒” 多次举报无果

  酒厂内摆放着数十个酿酒用的塑料桶

地瓜烧价低销量大

部分酒被买走造假

从厂内堆放的几百桶酒糟来看,这个酿酒作坊的规模不算小。在随后的调查中,作坊工人透露他们每天出售的地瓜烧达到几百斤,其中有不少被人冒充品牌酒出售。

在蒸馏房内,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地瓜酒。新出的酒会被装到白色小桶内。知情的龙山自然村村民介绍,该酒厂主要是生产地瓜烧、青红酒、高粱酒这三类酒。工人生产好的酒,按25公斤一桶装起来,等着批发商自己开车来运走。

在记者暗访期间,有不少人过来批发地瓜酒。工人表示,因为生产的地瓜酒便宜,销量一直不错。酒厂一般是按照3.5元/斤的价格把酒卖给批发商,后者再转手,每斤能挣一两元。

工人透露,批发商们把这里的酒装到其他品牌酒的瓶子里卖,“都是送到外省超市去卖。”工人说,因为这个酒厂无证生产,所以酿酒成本低,“别看1斤售价3.5元,利润依然可观,工厂一年能赚几十万元。”

利润可观销量大,这个无证酿酒厂在拼命生产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过滤,直接将酒渣酒糟排放到旁边的小溪里。

记者刚刚举报

酒厂立马关门

记者当天将酒厂存在的情况向闽侯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该局工作人员联系了祥谦镇政府一起来到这个酒厂,却发现原本在生产的酒厂突然关门了。原先酒厂的门上贴了一个联系电话,现在却被贴上一张白纸,记者摸了一下,发现浆糊还是湿的,应该是刚刚贴上的。

到现场的祥谦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只能下次再来,对于污染的情况“会向书记和镇长汇报”。

记者表示,执法部门来到现场显然惊动了酒厂老板,如果改天再来,无证酒厂极有可能转移,建议联系当地派出所,然而部门依然决定改天再来。

28日下午3时,祥谦镇政府向记者反馈,说记者离去后,他们杀了个回马枪,目前县环保局及县食药监局都对无证酒厂进行了调查。

部门称正在调查

酒厂却仍未停工

祥谦镇政府表示,相关部门已对该无证酒厂进行了调查,并约谈了酒厂负责人。然而,29日晚上,记者再次前往现场,发现该无证酒厂仍在偷偷生产。在现场,工人正在给地瓜烧装壶,一名客人来取前几天订的地瓜烧回去散卖,地上堆积着很多待加工的地瓜。

问起酒厂被查一事,工人表示,闽侯县环保局只是下了约谈通知书,而约谈之后并未采取其他措施。

附近村民对酒厂无视部门检查的做法见怪不怪,说以前也举报过,也没有效果。“部门对这个不重视,如果重视,肯定会杜绝。”村民说。

(福州晚报记者 何珍 文/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