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福州孝义巷故事搬上戏剧舞台 美名传千年

2014-12-15 09:39:30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12月15日讯 位于福州市中心繁华地段的竹林境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接近完成,届时,孝义巷将与“福州第一街”东街实现串通,形成完整的开放式古迹观光活动区。

孝义巷北头连着繁华热闹的东街,南头则处于静谧祥和的竹林境小区。孝义巷长约400米,最宽处不过三四米,最狭窄处仅容两人侧身而过。这条小巷虽不在三坊七巷的坊巷之列,但在福州市2009年举办的首届魅力小街巷中榜上有名,并入选了第二批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孝义巷原名小石井,又名朝仕坊,至于为何改名为孝义巷,这其中有一段感人的历史故事。相传宋朝时,这里曾居住着蔡姓和赵姓两户官宦人家。蔡家倚仗其父在京任礼部尚书的权势,想扩建后花园,将墙基外移三尺,占点便宜。赵家的兄长也在京城为官,自然不肯相让。两家墙基的纠纷告到县衙,县太爷既不敢得罪蔡家,又不敢怠慢赵家,此案久搁不理。

情急之下,蔡家子弟写信报告其父,要求帮助干预。不料其父仅在回信中赋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父命如山,接到家书后,蔡家子弟连夜把墙基向内收缩三尺。赵家兄长闻讯后,嘱咐其弟自动拆除现有墙基,也内退三尺。这样,蔡、赵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在蔡、赵两家的影响下,这一带居民礼让、睦邻成风,六尺通道也一再延长,小石井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孝义巷”,孝义巷的名称也沿用至今。

2010年,孝义巷重建了一座纪念石碑坊,坊高4米、阔3米,正上方金黄色“孝义巷”三字非常显眼,石碑坊背面上书:孝存海阔天高量,义存先忧后乐心。此联句把孝义巷的来历典故生动地概括其中。

谜坛上曾以“让人三尺又何妨”为谜面,猜国际外交新名词。此谜运典、会意两种方法相结合。全谜别解为:以让出三尺土地的策略换取邻里之间的和睦。谜底是中东地区最热门的话题——以土地换和平。全谜蕴意深刻,耐人寻味。

孝义巷的故事还被搬上了戏剧舞台,2010年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在巴黎举行,我市曲艺家叶兆辰表演的福州评话《孝义巷传奇》荣获“卢浮”金杯大赛优秀节目奖。这是福州评话首次走出国门,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殊荣。

体现了福州人的孝义之道

——专家谈孝义巷

和记者谈起孝义巷,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未语先笑——关于孝义巷的故事,他小时候多次听老人讲过,耳熟能详。只是随着岁月的流转,当年听故事的少年成了讲故事的老人,方炳桂说:“我还会将孝义巷的故事继续讲下去,这其中体现了福州人的孝义,也记载了福州的淳朴民风和谦厚操行。”

采访中,方炳桂还告诉记者,老福州的长辈劝晚辈凡事要谦让、宽容时,通常不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往往是说:“让人三尺又何妨”,这其中的典故就来自孝义巷蔡家的家书。

(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文 俞松/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