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定居在福州的105岁丁慰如老人亲述77年前逃难往事
搭上最后一班逃难船 躲过大屠杀
丁慰如29年前的旧照
□东快记者黄妍/文刘兴/图
今年105周岁的丁慰如老人,身体仍然硬朗。77年前的寒冬,南京大屠杀前19天,丁慰如和父亲,在炸弹的爆炸声中,拼了命挤上最后一班逃难船。她一路逃到福建,定居福州。躲过了惨绝人寰的屠城战火,从此,她将这段往事深埋心底。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丁慰如老人向东南快报记者回忆了那段她平日里很少提及的南京往事。
老人身体硬朗,断断续续翻开苦难岁月
昨天晚上7点,东南快报记者来到福州晋安区岳峰小区丁慰如老人的家中。老人正在吃饭,已经吃了1个小时,当天晚上还喝了一点白酒。
尽管今年已经105岁,动作缓慢,但老人的身体依然十分硬朗,生活独立。“吃饭、走路、洗衣服,都是自己来,很倔,坚持不让我们帮忙。”丁慰如的孙女李小佳说,老人家很“任性”,凡事亲力亲为。
吃完饭,丁慰如颤抖着双手,自己把桌上的饭粒和鱼骨抹干净,把碗筷收拾好后,才坐在椅子上休息,她说话带着南京口音,耳朵不好,需要很大声才能听见。
“南京大屠杀是在1937年12月13日,我在那年的11月24日逃了出来。”丁慰如记得很清楚,虽然这段往事她平日很少提及,而在她断断续续的回忆中,一段苦难深重的岁月被翻开。
回忆起往事,丁慰如不停地抹泪
当时南京漫天炸弹,她和父亲决定先离开
丁慰如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生意人,她从小读了些书,是大家闺秀。因为父亲为生意奔波,她寄居在亲戚家,并认识了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的李如愚,两人订婚了。
1937年的秋天是个多事之秋,“七七事变”爆发后,南京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8月,日军开始轰炸南京,丁慰如逃到郊区的亲戚家住,谁知一颗炸弹就在院子后面爆炸了,她又逃到另一个亲戚家。然而,就在和亲戚说话时一颗炸弹又从天而降,在她不远处爆炸。
后来,她逃到安徽,转了好几圈,又回到南京。
那个时候,丁慰如每天都能听到天上飞机的轰鸣声,走在街上已经看不见人了,整个南京城变成一座“死城”,终日惶惶,有钱的人逃去香港,没钱的也想着法子跑。
当时的丁慰如并没有预料到不久之后会发生南京大屠杀,她只是和父亲觉得,这个漫天炸弹的地方绝对不能再呆了,只有逃,才有机会活下去。
搭上了最后一班船,他们去了汉口的难民营
“有多少人抢破了头,为了船票。”关键时刻,在南方工作的李如愚托关系,给丁慰如送来两张救命的船票。
当时的银行也都关了,取不了钱,丁慰如和父亲只能简单地打包几件衣服。1937年11月24日,他们匆忙赶到码头,江面上死一般沉寂,唯独码头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叫喊声、骂声、孩子的哭闹声混在一起。
时间一到,所有人拼了命地往船上挤,有票的没票的都在挤——因为这是当天的最后一班船,丁慰如和父亲混在蜂拥的人群中,好不容易挤了上去。
狭小的船舱里混杂着各种气味和沉重的呼吸声,这时候的丁慰如才觉得“心里稍微安稳了些”。轮船缓慢地驶出渡口,去武汉的航线也自此停运。
第二天,船停在武汉,在一名老师的介绍下,丁慰如和父亲一起去了汉口的难民营,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李如愚,没多久,二人结婚了。
而后辗转湖南福建,从此77年处处是乡愁
婚后,李如愚随军奔赴南方江浙一带,丁慰如在一个月后和父亲去了湖南,生活稍微平静了一些。再后来,李如愚将他们父女接到福建,起初在龙岩长汀,后随工作调动,一家人定居福州。
战火纷飞的年代,四处逃难,颠沛流离,等到安定下来,丁慰如才发现与南京亲人已经失联,即使托人询问,得到的消息都是故地早已物是人非,这段往事,被她埋藏在心底77年。
几年前,为了圆丁慰如的梦,她的孙女李小佳曾通过微博,顺利联系上了丁慰如在南京的表侄女——当年86岁的施自怀老人。施自怀从南京赶到福州,与丁慰如见了一面,丁慰如老人横亘了大半个世纪的思念,终于变成了相见,只是当年的豆蔻红颜,如今都已白发苍苍。
“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方便,去不了南京了。”李小佳说,但那次重新联系上南京的亲人,丁慰如很高兴,这两年也时常电话联系,丁慰如现在还常常念叨着南京的小吃,那是她惦记了一辈子的、记忆中的味道。
专家学者谈公祭
国家公祭祭奠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今年7月6日上线的国家公祭网主页,列出了七类遇难对象供海内外网民悼念。
既然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定名,公祭时间也确定为每年的12月13日,为何公祭对象却如此“宽泛”?
“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侵华日军滔天罪行中最典型的一例,但南京不是全部。”作为国家公祭日设立专家组成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告诉记者,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魔爪遍及中国各地,无数同胞被杀戮。因而,专家组经慎重考虑后认为,既然是举国公祭,应将更多的战争死难者作为对象。被日军屠杀的都应成为公祭对象。
如何参与国家公祭?
自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在“万人坑”遗址边默哀,在“哭墙”前献花;数以千万计的网民,在国家公祭网和手机客户端上,进行网络祭奠。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当天,又该如何参与?
朱成山等专家建议:为遇难同胞送上一篇悼文或几句祭语,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悼念;打开电视、广播或网络,随时注意南京主会场的公祭仪式,在警报声响起的那一刻,立即停止手中的一切,在警报声中肃立、默哀;关注公祭仪式的细节设计,领悟“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要义。此外,当天应尽最大可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张生表示,首个国家公祭日后,公众更需加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与我国近代史的学习,从历史汲取教训,获取奋发的力量。
谁第一个建议设立公祭日?
全国政协原常委赵龙是最先在全国政协会上建议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人。2005年3月,这份由49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提案,成为当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自此,关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呼声一直没有断过。
然而,不为公众所知的是,赵龙的提案,最先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想法和委托。
2004年年底,赵龙参观完纪念馆后从朱成山那里了解到,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遇难国民。而我国作为二战战胜国,却没有类似的日子。“国家公祭的想法最早是朱馆长提出来的,我想可以把这个写成提案,到两会上呼吁。”赵龙说。
在与赵龙交流前,朱成山推动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想法由来已久。据朱成山介绍,1994年8月,他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受日本民间团体邀请赴日作证,在广岛和长崎,看到那里对原子弹爆炸纪念的规模之大远超想象,首相、各大党领袖、议会议长等核心人物都参加,首相还发表简短讲话。“加害国日本尚且如此,我国也应该有这样的纪念日!”朱成山不断反问。
在朱成山的“谋划”下,设立国家公祭日终于变成了现实。 新华社
以13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
让我们将历史的记忆永久保存,铭记先辈经受的苦难与付出的牺牲,以发展自强护佑每一个中国人幸福且有尊严的生活,以励精图治使中华民族更加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遇难同胞献上最深切的哀思和最庄重的祭奠。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