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开车冲进内河续 没有救人或因“金港河太臭”
2014-11-25 07:00:22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女子开车冲进内河保安不顾脏臭施救》追踪 有关部门曾表态去年就要打通,但一年过去,金港河仍是“断头河” 事发当天,施救人员在污水中搜救 □东快记者陈雪芳吕诚文/图 顺欣物业公司的保安李华,来不及多想便跳进了金港河里,将落水女司机救上岸。该事件经本报昨日报道后,引起市民关注。昨日,还有不少读者纷纷吐槽金港河太脏了。也有读者认为,要不是河水太过脏臭,岸上围观的20来个人,可能还会有人下水施救。 东南快报记者昨日再探金港河发现,金港河仓山万达河段,河水乌黑脏臭的原因为,该河段属于“断头河”,河道内几乎是一潭死水。仓山区内河整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游被“断头”的150米,目前已经组织进场准备进行开挖工作,预计春节前能挖通河道。 读者吐槽 没有救人或因“金港河太臭” “这么臭的河水有人相救,遇到好人了。”昨日,本报A3版报道了保安李华跳河救人的事件后,截至18:30许,一家网站150名读者参与讨论,其中34名读者的评论和吐槽与金港河水太脏有关,而一条“这水得叫环保局局长下去游泳”的评论,被读者点赞146次。 “如果河水没有那么脏,有些人可能就不会只做旁观者了。”有读者认为,前天中午事发时,之所以只看到李华一个人跳河救人,很可能跟河水太脏有关系。“如果是在一条清澈的河里,会游泳的人肯定都愿意伸出援手的,可金港河那个河段的水实在太脏了。”读者李先生也这样认为。 早在去年11月4日,本报A10版便报道了《金港河死水“臭”走仓山万达客人》,报道中部分商铺店主表示,由于河水太过脏臭,不少客人都不愿意到沿街的店面里消费。而在当时,福州内河整治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金港河的整治工作只剩150余米的河道尚未打通,该工程有望在(2013年)年内完工,到时金港河河水的情况将得到改善。到如今,已经是一年过去了,这条河为什么依然又黑又臭呢? 再次探访 金港河万达段两头仍被堵住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再次前往仓山万达旁的金港河段。从李华救人的地点再往上游走,便找不到河道,只看见一座正在建设中的“(金华小区)红星国际二期”楼盘。当地居民介绍,这里原是金港河上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被工地覆盖,河道消失了。 东南快报记者从该工地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示牌中了解到,该工地规划许可证发布时间为2013年6月19日,从规划图中可以看出,楼盘西南面和东南面,在规划中应为河道,可昨日中午东南快报记者在现场可以看见,原本属于河道的规划范围,却被工地所包围住,被泥土填满。 走过这百余米,便可以看见和金港河相连接的洋洽河,原本通往金港河的河道已经被堵死。在金港河下游,仓山万达东南面的河段,过了浦上大道便可以发现这里的河道只有两米宽,再往后就只有一米多宽,桥底下一根管子通连着河水,几乎没有起到流通作用。 附近居民介绍,浦上大道的东南面原本也是一条河道,是金港河的一部分,后来地产商开发,将大量泥浆和建筑垃圾倒在河道上,又在岸边种起了树木。因此,金港河仓山万达河段,上下两头均被堵住,成为一条“断头河”。 相关部门 正组织打通金港河上游河道 从2012年的仓山区内河建设示意图中可以了解到,金港河全长约800米,上下游分别与洋洽河、台屿河互通,而根据地图上的标识,从金榕南路和亭头路交叉口到浦上大道的河段,约500米左右。据“(金华小区)红星国际二期”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地上属于金港河河道规划的长度,约为150米。“打通这150米,就可以连到另一条河道了。” 他介绍,在前段时间,福州市政府已批示,要求将原本的河道地段让出来,用作河道开挖工程,工地目前已经将所有器件清理,等待业主单位进场施工,对河道开挖。 仓山区内河整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也告诉东南快报记者,早前所说的“150米”,正是“(金华小区)红星国际二期”所占用的地段,目前已经完成协商工作,指挥部正在组织进场,预计春节前能够将河道挖通,使金港河和洋洽河相连。 “到时候金港河的黑脏臭,虽然不能完全根治,但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他表示,要想彻底整治金港河,挖通上游之后,还要做好下游的疏通工作,现在下游虽然有一条管道通往台屿河,但效果并不明显。浦上大道以南河道的具体整治计划,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如此看来,这条又脏又臭又黑的河,要变清澈还是比较艰难的。 |
相关阅读:
- [ 07-30]金港河将变身为“景观河” 沿河打造四个功能区
- [ 07-30]福州将打通仓山万达旁断头金港河 计划明年施工
- [ 06-15]福州金港河恶臭熏人 年内治理上游贯通河水
- [ 11-04]金港河死水“臭”走仓山万达客人
- [ 10-17]福州仓山区金港河黑臭 居民不敢靠近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