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低俗“蒙古包”也现福州鹤林高架桥旁

2014-11-20 06:55:44 李欢腾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低俗“蒙古包”也现鹤林高架桥旁

记者调查发现,观众多为务工人员,生活单调追求“刺激”成围观主因

市民郭先生在鹤林高架桥旁拍到的“蒙古包”

□东快记者李欢腾见习记者吴剑杰/文 图由市民郭先生提供

昨日,本报报道了福州仓山福峡路出现了以“露点”来揽客的低俗舞蹈表演团体(详见:福州仓山福峡路现“蒙古包” 内跳“露点”艳舞揽客)。而昨天上午,东南快报记者又接到市民郭先生举报称,在鹤林高架桥旁,同样出现了类似的表演团体。昨天下午3点,东南快报记者赶到现场时,“蒙古包”已经搬离此处。周边市民称,里面的表演内容尺度更大,一共停留了3天。

记者在附近调查发现,每天晚上来此观看表演的观众,以40岁上下的务工人员为主,寻求“刺激”成他们观看的初衷。

警方表示,如果色情表演观看的人数达到一定程度,将涉及刑事责任,观众也将承担行政处罚。

社会学专家称,此类的表演团体,属于打色情行业的“擦边球”,选择城乡接合部演出,因此类地方的受众市场大。但是,如果长期存在可能对社会风气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建议规范此类表演团体。

聚众表演色情内容达到一定程度将追究刑事责任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从福州仓山城门派出所了解到,该所就东南快报记者所反映的情况,已经连续两天在相关路段安排警力进行巡查。目前,在辖区内尚未发现类似“蒙古包”的出现,一旦发现后,将会立即取缔。

据警方介绍,如果在查处过程中,发现此类团体的表演内容涉及组织或者进行淫秽表演的,情节较轻的话,将会给予相关人员以行政处罚。如果情节较重,涉及到刑事责任,那么将根据《刑法》的有关条例,进行处罚。具体的处罚内容也将视情节而定。

而对于场下观看淫秽表演内容的观众而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警方将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如果明知是淫秽色情表演,还进行观看,那么警方将会对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市民举报鹤林高架桥旁也现“蒙古包”

昨日上午,市民郭先生发微博报料称,在鹤林高架桥旁,有一个紫色的“蒙古包”,每天晚上7点多,里面就会发出强烈的音乐和灯光。在其入口处还张贴有穿着暴露的女性海报,十分扎眼。昨日下午,东南快报记者来到此处,并没有发现该“蒙古包”。

据正在此处等工的务工者介绍,前几天中午的时候,“蒙古包”来到此处。据他称,每天晚上里面都有三四个小妹在表演,不仅会“露点”,还会和台下的观众“互动”。因此每天晚上都会吸引近80名观众入场观看,每个人的收费也是15元。而在这些人中,一般都是40岁左右的男子,也会有年龄大一点的老人进场。里面的气氛也比较火爆。

“现在搬走了,很多人找乐子的地方就没了。”几位等工的务工人员略带玩笑地说道。

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促使他们成“蒙古包”看客

来自安徽的丁大哥,今年已经50岁,来福州已经有20多年,平时经常与其他的工友在此等工。据他介绍,对于他们而言,平时根本没有精神方面的娱乐和放松。每天几乎都是在等工、做工、吃饭、睡觉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生活。

来自四川的田大哥,与丁大哥同岁,在福州也已经呆了20多个年头。如今的他每天靠做零工来生活,他的妻子和孩子目前也在福州生活。虽然过得不富裕,但是,在与田大哥的交谈中,他一直保持着笑容。对于他而言,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此处的废墟上,等待着用工者前来“招领”。因此,在等工的时候,和工友们打打牌,侃侃大山,聊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他最多的消遣娱乐方式。如果平时做完工,和几个朋友一块喝点酒就成为他晚上消遣时间的最好选择。

而对于突然出现的“蒙古包”,田大哥表示,很多人因为没有别的娱乐方式,而进场观看,能得到一种刺激感,因此就会吸引很多附近打零工的中年男子。“这样的表演团体,需要有关部门来规范。”

专家说法

过度“表演”有伤社会风气 相关部门应进行规范

福州大学一社会学教授称,此类“蒙古包”的表演方式,之所以选择务工者聚集的地方进行表演,就是看到了此类人群平时的交友圈比较小,打零工者平时时间多,日常生活比较单调,有些人甚至没有完整的家庭生活。对于广大的务工人员而言,此类的表演方式,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但是,过度“表演”对于社会风气而言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有伤风化。

此外,他还建议,既然这样大篷车式的表演,能够得到务工者的青睐,那么,相关部门就应该尝试对此类表演方式进行规范。通过走一种“草根娱乐”的路线,来达到丰富广大务工者和一些中老年市民的业余生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