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文儒坊西段出土遗迹初步显示宋时福州已有市肆

2014-11-15 07:36:00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文儒坊西段出土木制护岸》追踪

出土遗迹初步显示宋时榕已有市肆,扩大考古发掘范围,或能找到码头和城门遗迹

还原唐宋古人生活场景 海丝之路有望再添证

遗址中出土的木料

□东快记者熊建鹏/文吕诚/图

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日前刚出土的十三组木制护岸,排成一排。这些长约三到五米,高约一米六的护岸,千年之后,依然紧紧地扎在安泰河和古城墙之间的坡岸上。

现在它们的建筑功用使命已经完成,而新的历史使命还在继续。考古专家和文史学家根据新出土的护岸和其他文物遗迹,正在一步步还原这片土地上唐宋古人的生活场景。希望“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更多的佐证。

护岸再现了当年修筑城墙的状况

“城墙旁边挖出这样完整的木制护岸,是很少见的。”福建著名文史专家卢美松说,“它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当年修筑城墙的一个过程和状况。”唐代的福州,森林茂密、湿润多雨。在河边建筑城墙时,工人们就地取材,城墙基槽用了大量木头加固墙体,河边的木制护岸除了保护城墙,还能把淤泥挡在外边,方便夯土筑墙。“可见古人修筑城墙是很有智慧的,修筑工艺很有科学性。”卢美松表示。

根据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文物判断,考古专家认为,新出土的城墙是唐五代城墙,这也跟《闽都记》等文献记载的唐罗城状况相符。罗城建好之初,安泰河便是护城河。唐代的福州河汊纵横,安泰河宽广能通船。这从出土的木制护岸位置也能看出一二。

现在的安泰河位置距离新出土的木制护岸至少有10米之距,省考古队队员陈玭博士表示,安泰河的河道流向应该并没有改变,但河的宽度却大大缩小了。

卢美松说,因为福州河流众多,筑城都利用自然河流作为护城河,北方筑城则大多都是人工护城河。在南方这么湿润的气候下,千年之后城墙遗址还保存完好,这也是古城墙遗迹十分稀有宝贵的地方。

工作人员在遗址内进行考古工作

出土遗迹初步显示此处市肆模样

唐罗城的建城年代大约在公元901年,距今已经一千一百多年了。王审知在福州建起了一座罗城,宋朝时福州城被攻下后,罗城的城墙就被大量拆除,市民在较为干燥的原址上建起了房屋。

两年前,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出土的宋代房屋遗迹显示,房间分布在一条巷道两侧,巷道与文儒坊在一条直线上。这些宋代房屋遗迹都由各个小房间组成,当时福建博物院原副院长王振镛研究员曾表示,从这些宋代房屋遗迹看,这些房屋里不少是作为店面存在的。

卢美松假设,既然从目前出土的一些遗迹能判断宋代这里已经有了市肆,那么福州当年是不是也有“西市”和“东市”呢(遗址正好在唐宋福州城的西边)?如果假设成立,那么这里很有可能便是福州的“西市”。但这还需要发掘出更多的“商品”予以佐证。

目前的“商品”证据是两年前出土的一处生产玻璃器的遗迹,这还不够,要想符合古人对安泰河上“百货随潮船入市”的繁荣景象描写,还需要寻找更多证据。

扩大发掘或能找到码头和城门遗迹

在古代福州河网密布的时候,船从海上来,溯闽江而上,经过光明港到琼东河,从五一路和古田路交叉口的水部门(这里有大闸)进入安泰河。

由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历史地图集》显示,唐罗城城墙正好从安泰河边经过,并且在遗址南侧城墙有个拐弯。“根据古代城墙的建筑规则,拐弯处一般都会有城门。”卢美松推测,在安泰河边的城门这里,极有可能有个码头。人们从这里上岸,开始在街市上做买卖。

他希望扩大考古范围,以期寻找到城门和码头,如此,则“海上丝绸之路”源头便能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中得到双重印证。

一千多年来,这块遗址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墙建起来了,又推倒了,市肆的街灯明了,又灭了。房屋被毁了,成了垃圾转运站。

从2011年10月14日起,由福建博物院、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与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组成考古队,在这片曾是文儒坊垃圾转运站旧址的空地上,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日前,相关部门正在商讨考古范围再次扩大的可能性,能否找到城门、码头遗迹和曾经的繁华街市,我们拭目以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