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10岁女孩小欢》续:这已是孩子父亲第二次出走了

2014-11-14 08:38:04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提及出走父亲 女孩:“有啥好找的”》追踪

工行马尾分行表示王清无法取出儿子卡里的钱,但会组织募捐提供帮助

  谈起儿子以往的事情,小欢奶奶王清泪流满面

□东快记者陈雪芳吕诚文/图

又是新的一天,可和过去三年的日子相比起来,又有什么区别呢?

昨日下午5时许,福州马尾。放学回到家的小欢(化名)像往常一样打开呼啦作响的电视机。同院邻居养的狗,有时会悄悄溜进屋,在她脚边逗留一会儿。她平日里最愉悦的,是巷子口边响起玩伴那句拉长音的“小欢~”,那是孩童之间招呼着作伴玩耍的声音。

该从哪里说起呢,是小欢蹒跚学步时父亲的第一次出走?还是她父亲在桂林火车站打电话给王清(小欢奶奶化名)时的泣不成声?

  王清穿着工作服出门扫街

父亲的第一次出走,导致了小欢妈妈的离开

奶奶王清把最后一车垃圾收拾到村口的时候,小欢已经端坐在家里看电视了。天空罩下一层雾蒙蒙的阴暗,村里一户人家在屋檐下挂上刚洗的衣服,滴滴答答地淌着水。王清来不及将最后一车垃圾清理掉,回家翻箱倒柜找出儿子出走时没拿走的身份证,准备去一趟工商银行。小欢想跟着,她没让。

“其实这是他第二次出走了。”避过小欢的耳朵,王清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小欢在学走路的时候,儿子就有过一次一声不吭离家,也是因为那一次,儿媳妇才跑了。“虽然他回来跟我说是打工去了,但我知道,那次也是离家出走。”

那时候的他们,还居住在浙江杭州。儿媳妇要走时,跟王清提出要带走小欢,王清没同意。她不知道儿子出去是干吗了,还会不会回来。她就想吧,儿媳妇走了,儿子回来还能瞧见孩子,可要是孩子也不见了,儿子回来就啥都没了。

她带着小欢长大,一晃好几年。

直到有天夜里,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儿子在电话那头哭着跟她说,自己在桂林火车站,身上没钱了,找的工作竟是遭了骗。王清在电话里也哭,她跑到桂林火车站,把儿子接回来,一家人打算好好过日子,过段时间,再让儿子重新处个对象。

  小欢父亲虽多年没有归家,但身份证还留在家中

这次出走前,王清曾干涉过他的感情

一家人辗转到了福州马尾,小儿子也在当地成了家。小儿媳倒是给介绍了个对象,可王清觉得对方年纪有点儿大,不同意儿子和对方交往。

“不单是这个。”王清说,“女方带着孩子,要求结婚后,两人要住到她家里去,可我儿子一个大男人,自己有家有小孩,住到别人家里去像什么话?”因为这,王清并不同意两人交往,可是她也了解到,儿子经常和女方出去,“请人家吃饭”。

也正是因此,儿子走后,王清才找到对方询问儿子下落。她昨天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对方曾向她转述儿子的话,“我妈好狠心,把银行卡都冻结了,不让我用钱。”

“他要是能回来,我怎么会不给钱用呢?”王清的声音突然哽咽起来,赶紧擦拭眼角,“我是想他没钱了就会回来啊!他现在要是想用钱,告诉我在哪里,我就给他送过去……”

“你说他是不是因为我不同意他俩,才走的呢?……”王清欲言又止,夜幕笼罩下来,她蹬起自己的垃圾车,向远处垃圾站骑去。

  银行表示按照正常程序不能让王清取款

法学专家:下落不明满2年,亲属可申请宣告失踪代管财产

昨日头版,一句“有啥好找的”,小欢牵动读者的心。有读者认为,孩子并不是淡漠,而是对于父母先后离开的绝望。不少人表示愿意为孩子提供帮助。而对于王清来说,还是希望能够拿到儿子银行卡和船厂里的那份工钱。

工商银行马尾支行相关负责人在得知小欢的事情后,表示虽然按照规定,程序上不能让王清将钱取走,但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为这个家庭提供帮助。

“我们会组织募捐活动,给这个家庭提供一些帮助。”他们表示,这一家老小太不容易了。

福建省东南造船厂人力资源部经理在核查后,了解到小欢的父亲是在外包工程队里上班,表示今日将找到工程队负责人,了解清楚是否确实有工资没有发放给对方。

法学专家丁兆增表示,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小欢的父亲已经失踪了三年,王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当事人亲属有资格被设立为财产代管人。

同时,他表示,如果当事人家属没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有其他旁证可以证明当事人确实失踪满两年,也可以提交此项申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