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遗址现木制护岸遗迹 为福建省首次发现
2014-11-13 07:35:37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莲瓣纹瓦当。 陈玭介绍说,这里原先有河,木构护岸的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至于该护岸是保护安泰河的河岸,还是唐五代建城墙之前的基础设施,目前还难以判断,其年代肯定早于唐五代的城墙。从现有考古资料看,之前国内只在浙江钱氏捍海塘发现相似木构护岸结构。但钱氏的结构更复杂,做得更结实,因为它要应对钱塘江大潮,但二者基本结构都一样。这种木构护岸南方才有,文儒坊这个算是第二例发现。 完整唐五代城墙 及墙基现身 第二个重要发现是,在北边探方中,唐五代时期的城墙及墙基遗迹被完整发掘出来。该遗迹上部被残高1米多的宋代建筑砖墙破坏(建在唐五代城墙上),自地面而下是:夯土筑成的唐五代罗城城墙墙体,残高15厘米至19厘米;压在城墙下的墙基(也叫基槽,目前已挖到3.2米深)。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基槽。在基槽部分,考古人员挖了一块凹下去的探沟,长、宽、深分别为10米、2米、3.2米。揭开塑料布,记者看到探沟内壁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一层木头、一层石头……木头层与石头层交错分布。基槽部分还未挖完。 “这就是基槽,夯土层很清楚。”陈玭比划说,因为这里是河边,唐五代时在淤泥地上建城墙,要采取加固措施,就是铺一层木头再铺一层石头,基槽起的作用就是盖房子打房基用的,理论上城墙多长,基槽就有多长,基槽的走向与城墙一样,都是东西走向。 这处遗址的完整揭露,为后人复原了唐五代王审知筑罗城的过程:就是先挖沟(挖基槽),然后用木头、石头交错填起来,再夯土,筑成墙基,最后再盖城墙。罗城废弃后,宋代还有人在这里活动。2011年,该工地上挖掘出的宋代街巷(房基)就证明了这一点。此次考古发现,印证了《闽都别记》上记载的王审知建罗城,将北方的夯筑方法也带到福州。 |
相关阅读:
- [ 11-12]福州三坊七巷海丝遗址又有新发现
- [ 11-11]羽毛球明星走进三坊七巷 李雪芮因伤病遗憾退赛
- [ 10-31][反馈]福州三坊七巷绿植规划按照实情安排
- [ 10-24]三坊七巷将迎来5A景区验收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 [ 10-24]福州三坊七巷将迎来5A景区验收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