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餐饮业禁设最低消费 福州部分餐厅仍有消费限制

2014-11-04 08:12:50 徐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达明路说麻道辣饭店设立包厢最低500元的消费门槛

东南网11月4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徐丰 文/图) 餐饮业最低消费已有法规明确禁止了,日前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从11月1日起执行,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如果餐饮企业违反了上述规定,将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

昨日是本月第一个工作日,记者走访榕城中低端及较高端餐饮企业,虽然餐馆没有明确提出最低消费,但是仍有部分餐厅提出“包厢保底”、“人均消费”等类似价格门槛。此外,记者留意到,消费者遭遇餐厅“最低消费”侵权,在投诉时,遇到了“不知找谁”的尴尬。

走访:福州部分餐厅 设立包厢菜金消费门槛

昨日,记者以食客身份走访了福州鼓楼区达明路附近餐饮企业,这里餐馆消费定位多属于中低端。记者走访了6家餐馆,其中,阿楷鱼蛙馆、新红锦添火锅城、令狐冲烤鱼店的包厢均不设任何消费限制。而老福洲饭店四楼餐厅与说麻道辣达明店,店员均表示,若要8人以上包厢,需要500元以上菜金消费,不包括酒水。大唐餐厅(千渔港)包厢虽无最低消费,但是被要求不能点相对优惠的套餐项目。

记者在说麻道辣达明店走访时,提出要预订10人包厢,店员便主动提醒,“我们这边包厢保底消费500元,酒水除外,不刷卡不用折扣券。”记者询问:“不是说11月1日起,要取消最低消费吗?”店员回答:“不知道,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的。”

随后,记者又以电话预订包厢形式,联系了福州6家知名的高端餐饮酒店,其中世贸洲际酒店、屏山索菲斯酒店、世纪金源大饭店、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4家均没有包厢消费限制。而福州万达威斯汀酒店前台表示,包厢需要人均300元或500元两个档次以上消费;美伦·华美达大饭店人员则表示,包厢菜金人均要200~300元左右。

律师:后续相关实施细则有待明确

《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表明,市民如果发现酒楼食肆仍然存在设置“最低消费”的行为,可以向商务主管部门举报,商务主管部门可以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对该行为进行处罚。昨日,有市民向海都来电提出疑问,如遭遇餐厅最低消费门槛设置,究竟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昨日,记者将福州一些酒店仍设最低消费门槛的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遭遇了尴尬。记者先后向福州市物价局、食药监局等部门反映问题,物价局、食药监局人员表示不属于法规中提到的主管单位,无法依规执法。随后,记者又尝试联系了省商务厅服务业处,但是电话无法拨通,关于《办法》如何执行,暂时无法得到答复。

“《办法》虽然是部门法规,但对全行业有指导意义,各相关部门可依规执法。”曾担任福州市消委会法律顾问的广东国悦(福州)律师事务所洪序耿律师表示,《办法》不应只拘泥于商务部门,因为它是对餐饮行业提出了明确规范,同样对其他执法部门有指导意义。另外,还要明确后续相关细则,因为人们需要的是能够执行的法规细则,《办法》也提到,各地应结合本行政区域内餐饮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实施办法。

业内声音

正方

提前取消最低消费 顺应市场

记者从福州几家已经取消最低消费的餐饮企业了解到,他们大多在11月1日之前取消了外带酒水收取“开瓶费”或包厢消费的限制。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相关人士魏女士告诉记者,酒店10月以前就取消了相关限制,主要原因并不是法规的限制,而是顺应目前市场消费情况,扩大受众市场。魏女士说,“现在我们推出的10人套餐,人均花费100~200元也能吃得不错,也挺受欢迎,没有必要再设最低消费限制。”

反方

包厢配套设施、服务好应区别收费

“取消了最低消费,难道一个人也能到包厢里吃饭?”走访中,一些商家也提出了不同意见。“相当于飞机头等舱和经济舱,肯定会有所差别。”福州一家高星级酒店负责人表示,包厢设定消费门槛,是因为包厢属于独立环境,电视、沙发等配套设施投放的成本也比开放的大厅来得多,包厢还要有专门的服务员。他认为,消费时,商家应尽到告知义务,提出相对合理的价格,与消费者达成一定共识,而最低消费也不必太死板,非要固定金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