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的“弄”读lòng 莆(pú)田、闽侯(hòu)你读对了吗?
2014-10-29 07:14:54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听地名由来辨读音 闽侯的莆田或与“侯”与“候”古时通用“蒲草”“沉浮”有关 闽侯的“侯”字跟时候的“候”字相比,少了中间短竖,读音却一致,这里面可有故事? 7年前,福州闽侯县南屿镇“蕉府行宫”倒塌的古墙内,大批砖头被确认为唐砖,砖上所刻铭文为消除学术界对“侯”“候”二字通用的异议提供了实证。 当时,据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介绍,这批唐砖上刻有“候官县城砖”、“候官县城砖寿”、“侯官县城砖福”和“福寿”等几种铭文,字体为宋体,砖的表面呈灰色或浅灰色。 而在此前,有人认为唐朝就只有“侯”字写法,也有人坚持认为只有一个“候”字写法,宋代《三山志》和明代《闽都记》也出现这种争执的不同版本。 曾馆长认为,此次发现唐砖上的铭文,说明在唐朝开始“侯”、“候”二字就一起使用,这对于消除二字使用之争,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既然“侯”“候”二字是通用,为何现在的闽侯县用“侯”字而不用“候”字呢? 据曾馆长介绍,根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起,闽县、侯官两县并立,同属福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府废,1913年闽县、侯官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定名为闽侯县,属东路道(闽海道),此后又几经更改。 1950年,闽侯县名恢复,根据国家地名办规定,为避免因地名书写引起的不必要麻烦,对闽侯县书写进行了确认,目前,闽侯县书写用“侯”字,但读“候”字音。 而莆田地名来历的传说,记者采访了几位莆田人,也听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不过大多与“蒲草”、“沉浮”相关,也与其发音有关联。 “我听爷爷说,莆田远古是从海底浮上来的。莆田东海三面,原是陆地,一次大地震,这片陆地沉没于大海之中,此海域名‘七州洋’, 把莆田地壳板块从海底挤出水面,所以民间相传‘沉七州,浮莆田’。”在莆田长大的郑先生说。 莆田人刘先生告诉我们:“由于莆田这块地刚露海面时,大面积是沼泽地,长满‘蒲草’,所以当时叫‘蒲田’。据说北方移民进入蒲田定居,人类不断开发,由沼泽地逐渐变成田,人们把‘蒲’字三点水 去掉,写成今天无水的‘莆田’。” 同样在莆田生活的蔡先生说:“我觉得,‘莆田’是从方言‘浮田’演变而来。‘浮’的方言读pú,和汉语‘莆’(pú)同音,感觉这里面有关联。” 东快记者刘媛 |
相关阅读:
- [ 10-28]福州网友拼音纠错:巷弄的“弄”读nòng还是lòng?
- [ 10-23]品味巷弄风情 背包游台湾不妨来场“微旅行”
- [ 02-14]台湾新竹巷弄发生火警 七旬老翁被送医救治
- [ 07-30]因超车起纠纷 台男子把人逼进巷弄碾死犯杀人罪
- [ 03-27]半夜巷弄抢劫单身女 男子被巡逻民警逮个正着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