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山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农田抛荒 琅坑村老村干痛心

2014-10-12 09:46:34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稻草人身后是原来的良田,如今满是野草。

雇工成本高

庄稼收成所得少

走过弯弯的田埝,置身秋日的暖阳下,一幅繁忙的“水稻收割图”映入记者眼帘:那些沉甸甸的稻子,弯腰含笑。谢基良一家老小齐上阵,手抓一把稻秆儿,快速地挥舞镰刀,熟练地将割下来的水稻捆绑起来,整齐地堆放在一旁。

别看老谢已经63岁了,干起活来毫不含糊。让他最开心的莫过于两个儿子特地返乡帮忙秋收,小儿子谢升还带上了7岁的孙子回乡看望爷爷奶奶。一家人分工合作,在阳光下尽情挥洒汗水。

“这次国庆假期孩子们回家帮忙,我们老两口省事了不少。”当过村干部的谢基良介绍,10多年来,村里的青壮年陆续到城市打工,琅坑村约300户人家,如今剩下的基本是老弱妇孺,人数不足百人。由于农村普遍缺乏劳动力,每逢收割季节,都很难请到帮工。

“15年前,卖50公斤干稻谷的钱可以请个工人帮忙四五天,现在一天的工钱都不够抵。”谢基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帮工一天的工钱是200元,50公斤干稻谷大概能卖170元。帮工一天8小时可以收割150公斤稻谷,晒干后剩100公斤。种植水稻前后得十几道工序,一家人辛勤劳动42天,再扣除人工成本,长期挣不到多少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