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的五大典型“都市情绪症”算不算病?
2014-10-11 06:58:41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林诚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到处玩自拍、不停晒幸福、吐苦水发牢骚…… □东快记者林雅卢锦花 微信,是当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不管啥事,一些市民们一天会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几十条“状态”,求关注求评论。 昨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东南快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了五大典型心理情绪。 微信上不停晒状态、到哪都要玩自拍?……这些新出现的“都市情绪症”,算不算病?我省的心理专家指出,有些虽然称不上病,但依然值得关注。实际上,在社交网络中“晒”生活的人,他们在晒出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同时,也晒出了背后不同的心理状态。 类型1 爱自拍 微信朋友圈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自拍”一族,不管身处何地,总喜欢45°角仰望镜头,留下自己认为最美好的形象。这样的行为,让朋友们有些“腻”。 网友“秀萍”说,她平常就喜欢自拍,有了微信后,她上传照片的几率就更频繁,每当她看到满屏点赞或者留言时,心里特别爽。 另外还有一部分喜欢自拍的人群却是截然相反的,生活中存在自闭自卑的倾向,他们只有通过拍出自己最满意的照片,才能够找到一些自信。网友“小科”说,她会定期上传一些修过的美照,来吸引朋友们的关注。 专家点评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德勇分析说,自拍的特点是常常想要自拍并把自拍照上传至社交网络。自拍的形式多种多样,频率也各有不同。自拍的流行与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年轻人某些心理需求有很大联系。 首先,自拍可以让亲朋好友了解最新动态,通过与好友分享、互动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获得存在感;其次,通过获“赞”,看到自拍图下的大拇指,往往能让自拍者心生喜悦。看似简单的“赞”能满足现实生活中不易获得的自尊与自信;最后,自拍也是记录生活点滴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人们在展现自己和活动中,记录心情,娱乐身心。 但林德勇指出,自拍者希望通过自拍的方式来逃避自身存在的缺陷,常常会因为自拍照不满意而情绪不佳。极端的是一位英国少年因为找不到完美的自拍角度而试图自杀,所以,当心理健康因自拍受到影响时,自拍可以成为一种病症。 “自拍本身并不是一个病,可以作为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但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年轻人缺乏自信和自我意识的一面。”林德勇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为自拍影响到自身情绪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时,那么就应当引起对其的重视,必要时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获得帮助。 类型2 分享 生活中,不管是烦心事、开心事、郁闷事、不平事,有些人总喜欢在微信上“晒”。网友“秀玉”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她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希望获得朋友的安慰,二来是故意写给涉事人看的,她以文字的形式告诉他们自己的不爽心理。当然,如果是一些开心事,她是希望能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专家点评林德勇指出,这一类人属于社交网络中的分享型人群,他们的生活点滴都可以在社交网络上找到。他们希望自己在传递快乐心情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他们的内心安全感较高,心态积极乐观,希望通过社交网络获得认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有人过分发布信息,也可能是内心自卑,期望得到关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样的人群不凡多参加社交活动,从现实交往获得自尊与自信。 |
相关阅读:
- [ 10-10]南瑞集团搭建微信平台 造福基层员工
- [ 10-10]第十届“10招聘会”如期举办 增设微信抽奖
- [ 10-10]3岁女童一年被拐10多次 多个版本在微信微博流传
- [ 10-09]人民日报微信:大大出新书,世界读中国
- [ 10-06]年轻人流行微信请柬 专家:应为长辈送传统喜帖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