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政经 > 正文

榕192家报刊亭遇发展瓶颈:30家关停 70多家亏损

2014-09-02 09:53:51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9月2日讯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强拆报刊亭事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冲突背后让人们不禁对城市里报刊亭的前景产生担忧。近日,记者走访了福州数十家报刊亭,从万宝商圈到东街口津泰路一带,再到社区周边,发现报刊亭的经营状况大都不容乐观,榕城的报刊亭也都不约而同走到了发展的“瓶颈期”。

经营者:

生意越来越难做

洪山桥头的报刊亭经营者赵女士告诉记者,七八年前她和丈夫一起承包了这家报刊亭,刚开始生意还不错,一个月可以赚3000多元。但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差,赵女士说:“辛苦了这么多年,收入不升反降,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就不错了。”

苏宁广场门口的报刊亭从上午8时开到晚上10时30分左右,经营者范先生介绍说,报刊亭是今年5月份转让过来的,每个月要交给邮政局500元的管理费和100多元的配送费。范先生说:“到手的利润连转让费都还没有赚回来。”

在三坊七巷公交站旁,陈依伯的报刊亭格外引人注目,如此好的地段,陈依伯居然不打算再干下去了。陈依伯今年69岁,5年前他和老伴为了补贴家用,承包了这个报刊亭。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轮流值守,还比较轻松。但自从两年前孙女出生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坚守岗位”。陈依伯的报刊亭原来不在公交站旁,去年7月份为了配合人行天桥施工,报刊亭搬到现在的位置,但是这里没有通电,每天天一黑就只能关门。

除了一个人值守太辛苦外,让陈依伯放弃的另一个原因是压力太大。陈依伯拿出计算器,算了一笔账,报刊亭每个月都有7200元的销售定额,卖不到7200元的话,按照差额的20%扣钱,差1000元就扣200元。“不是紧急的事根本不敢关门,你一关门,当天的销售额就完成不了,可能就得扣钱了。”陈依伯说。

数据:

半数报刊亭关停亏损

记者走访中发现,和陈依伯一样面临共同问题的报刊亭经营者还有很多,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向记者表示,准备将报刊亭转让出去不做了。记者在网络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关键字“福州报刊亭”,发现出来的大多也是报刊亭转让的信息。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榕城的报刊亭“步履蹒跚”?记者采访了福建省邮政报刊零售公司运营部主任李伟波。李伟波告诉记者,当前由于传统媒体深受电子媒体冲击,报刊亭运营困难可以说是全国性的问题。但除了共性之外,福州报刊亭还面临着本地的“特性”。“福州市道路改造从2012年至今已经很长时间了,一些报刊亭生意受其影响只能关门,还有一些报刊亭按照政府的要求搬迁,流失了顾客,经营状态也堪忧。”李伟波说,“目前全市共有海西报刊亭192家,但近年来受旧城改造及地铁施工的影响,有近30家报刊亭关停,同时还有70多家处于亏损状态。”

李伟波说,为了改变报刊亭经营困难的状况,近年来省邮政报刊零售公司也在经营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将许多便民项目整合进报刊亭,如公交一卡通充值、电动车充电等,同时还对报刊的品种进行调整,增加畅销报刊图书的种类等。

李伟波表示,这些年海西报刊亭的运营基本是靠邮政部门来支撑,但报刊亭作为福州的名片和窗口,希望政府和各部门能够出台一些相应政策进行扶持。

对策:

报刊亭应改变传统模式

报刊亭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从报刊亭所卖报纸、杂志的品种、数量,大致可以推断出这一带繁华发展程度。

在记者探访的这些报刊亭中,位于中心城区、商业中心、高尚住宅区的报刊亭贩卖多达四十余种报纸、一百多种杂志,经营者的收入也远高于一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地带报刊亭经营者的收入。现代城市的报刊亭有许多已经不仅仅是“卖报纸的亭子”,它们往往还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如提供公用电话、给电动车充电等。某种程度上报刊亭的存在,自发填补着商业业态和社区基层服务的缺失。

在纸媒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大多数报刊亭从业者希望政府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全民阅读,一方面鼓励从业者多元化经营,加大扶持力度,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收入,真正让报刊亭承担城市更多的社会职能。

针对不少报刊亭不通电导致营业时间缩短,城市建设不断迁移报刊亭导致顾客流失等问题,不少市民认为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将电瓶充电普及到每个报刊亭,报刊亭选址和配置需经过严格论证,一经确立就不要轻易变动。

福建省广告协会秘书长廖云明建议:“报刊亭可安装多媒体触摸屏,让顾客在选购报刊时一目了然,在触目屏上投放纸媒的APP,利用印刷、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的联盟以达到最大的信息传送能力和最强的广告售卖能力,让维护和更新交由市场调节。经营者也应改变传统销售模式,提高便民服务的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如增加上门服务等。”

总之,未来报刊亭的嬗变应伴随这座城市生活节奏以及市民的期待而变化。

(福州晚报实习生 管澍 申哲 文/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