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开学季到 为获优质教育资源家长陪孩子“移民”

2014-08-26 17:00:46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8月26日讯 一个人一生之中总免不了要搬几次家,在福州则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舍弃舒适的大房子选择“蜗居”,只为了孩子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演绎着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近日,关于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租学区房的话题在“邻里之间”QQ群引起热议。“我身边有不少为孩子上学搬家租房的家长。”网友“老新”说,家长们有的租房,有的买房,不停跟着孩子“移民”。

为获优质教育资源

家长频频“移民”

李先生在儿子求学期间搬过3次家。12年前,儿子即将上小学,李先生找遍名校周边的房源,最后在乌山小学附近买了一套学区房。

儿子小学毕业之后,为了方便他上时代中学,李先生在时代中学附近租了一套房,只有到周末才回家“度假”。

2011年,他的儿子考上福州一中高中部。“学校规定头一年必须住校。”李先生说,因同宿舍的学生作息时间不一样,儿子有些不适应,2012年,他又在大学城附近租房,虽然儿子上学方便了,但他每天却要开车多走10公里去上班。

“优质教育资源是孩子未来发展的保障。”李先生对此无怨无悔,今年,他的儿子如愿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他们一家的“移民”之路也圆满画上句号。

家住金牛山公园附近的余女士起初并没有购买学区房的意识,直到在一次幼儿园家长会上,家长们探讨买学区房之事才让她“如梦初醒”,她也加入到“选房团”中。当时正值钱塘小学附近一楼盘开盘,打出了“买房子就能成为片内生”的广告。虽然80个入学名额只是开发商的口头承诺,但依旧没有阻挡余女士买房的热情,如今,她的女儿即将上小学三年级,对于自己当初的决定,余女士说:“学校的教学资源有保障,接送孩子也方便,这个家搬得值!”

暑假租房市场

学校周边房源紧俏

像李先生和余女士这样的“移民族”绝非个案,有些家长甚至卖掉大房子,选择“蜗居”在学校周边的二手房中。

付女士早年从外地来榕打拼,单位给她在二环附近分了一套房。因为担心没有好的学校资源,付女士卖掉了房子,选择在一附小周边买了一套二手房。“学校周边的房子虽多是旧房,却还是很难买到。”付女士告诉记者,在她身边还有不少跟着孩子一起“上学”的家长,有的甚至跟到省外做“专职陪读”。

家长对学区房的钟爱导致名校周边“一房难求”。邓女士拥有一套在重点小学附近的单元房,在她女儿小学毕业后她就把房子拿来出租了,邓女士说,虽然房子面积不大,却从来不愁租不出去,她说:“几乎所有租户都是为孩子上学来的。”

“每年的5月到8月都是租房旺季,很多家长前来咨询时都指明要学区房,虽然租金比普通房源高两成左右,但一直很紧俏。”五一北路蒙古营附近一房产中介公司的店长刘先生表示,今年福州出台了新政策,原有生源必须从该校毕业并将户口迁出该套房后,下一个住户才能获得该校的就读指标。此外,学区房的划片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家长们在购房时需要谨慎,多咨询再购买。

学区房并非

通往优质教育捷径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连榕说,家长热捧学区房的心理完全可以理解。一方面,优质校有更好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群体和学习氛围,可以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学区房距离学校近,可以减少孩子上学路上所花的时间,孩子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决定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孩子进了优质校,不等于找到一条通往优质教育的捷径,“精英教育”体制下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有更好的未来。最根本还在于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的努力,家长应对孩子寄予合理的期望,以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式来培养孩子,而非将学习成绩看成唯一标准。

连榕表示,学区房的走俏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的。我国的现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的学生不存在上不了学的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太少且分布不均才是症结所在。政府在教育资源的投入方面应该更为均衡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不应该只向一些名校倾斜,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公平性,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缓解“学区房热”现象。

(福州晚报记者 陈若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