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区外扩乡村小溪变内河 监管却未城市化
2014-07-31 07:36:19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内河保洁科一些河道缺乏管理,靠“自然之力”保洁 昨日上午,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内河保洁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受访中表示,在福州城市正在逐步扩张的大环境之下,并入福州城区并且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介入管理的河流也开始逐渐增加。 该工作人员说,即便根据福州市政府的相关规定,凡未列入市、区内河管理部门正常管理的河道,均由当地政府实行属地管理。但还是会出现一些河道和支流监管不到位,甚至是疏于监管乃至无人监管的情况存在。他表示,上游地区的流域大都距离水库较近,即便有大量的垃圾、淤泥堵塞河道,无人清理,但在是水库泄洪的作用下,基本都可以依靠这一“自然之力”轻松处理。但是他们往往没想到,所有支流的水量以及携带的杂物,最终的汇集地却是在琴亭湖,在有限库容的情况之下,垃圾堵塞造成后续的一系列影响自然就在所难免。 对此,在他们看来,合理建立垃圾回收配套设施,在河堤岸分段建立垃圾打捞站,将晋安河上游区域关联河流内的垃圾进行及时打捞和处理,这样下游的垃圾清理工作便会减轻很多压力,受影响的概率也会变低。其次,他们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更多支持,明确晋安河上游河道管理责任,环境、城市执法等部门应加大监察管理力度解决上游垃圾倾倒问题。 内河管理站无执法权,张贴的内河公约常被人撕掉 关于上述说法,晋安区内河管理站的管理人员也表示了认同。 “晋安河上游沿线居民将各式各样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泄洪渠里,有些地段甚至还有卡车满载垃圾倾倒入泄洪渠的现象。我们的工作人员面对这么大数量的垃圾,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该管理人员坦言,虽然他们会定期对晋安河上游的新店溪、马沙溪、厦坊溪等河道进行清理,但是这些河道之外的支流却还连接着许多村庄内的小沟渠,一遇暴雨就会顺带把垃圾冲进河道,最后流入晋安河。加上晋安河上游生态环境较复杂,河道内杂草丛生,这些杂草将零散垃圾缠绕,越积越多,让生活垃圾堵塞泄洪通道的威力倍增。 此外,工作人员会定期在上游一些往河道内倾倒垃圾的重灾区张贴内河公约及处罚通知,可每次贴出去不久,就会被人撕掉。这一情形,也让内河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倍感无奈和委屈。 在内河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通过呼吁晋安河上游沿线村庄及执法部门,对生活在河流沿线的村民随意将垃圾倒入河道内的现象进行有效管理。 水利专家 目前可完善沿岸环卫设施配套,并规范监管处罚机制 福州一位水利专家告诉东南快报记者,琴亭湖上游大部分区域是处于新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农田、菜地等分布居多。除了区域组成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外,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太完善,这其中就包括环卫设施的不配套,从而导致河岸村民或者建筑工地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在河道岸边,甚至是主要的泄洪通道里。 与此同时,随着城区扩建,原本无人居住的地方也开始出现了楼房等建筑,其周边的河流也被额外增加了作为日常排放污水杂物的作用。该专家坦言,未来新台风或将至,晋安河上游各个环节的截污工程虽迫在眉睫,但要马上解决这一个问题的确是不太现实。这涉及到所有关联内河管网的规划建设及下水道的改造等,还有上游河流的截污。“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该专家表示,政府部门试图通过在山体的分水岭间修建排洪隧洞,使其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将城区北面的山洪在高地拦截后直接引入闽江,做到山洪不进城。但是距离这一规划的实施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过程。目前福州市关于排涝泄洪方面,正在进行的一项工程就是魁岐排涝二站。而该站的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该站的投入使用将会提高福州市的排涝泄洪能力,减少福州市区形成内涝概率和排涝泄洪压力。 在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他认为最实际可行的便是一方面加强河道沿岸村落的环卫设施建设,保证垃圾有规划好的堆放处,同时,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车及时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具体规范的监管处罚机制,并加强卫生管理。同时,加大环卫方面的宣传力度,使村民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随意堆放垃圾的危害。 此外,针对“麦德姆”期间,晋安河的茶园闸门被垃圾堵塞的问题,该专家还认为,晋安河部分河段的木栈道设置,在上游垃圾随洪水排放的过程中,其实也起到了一些副作用。他解释说,在泄洪期,河道的水流量很大,水流中的垃圾、树枝等漂浮物在流经上述河段时,木栈道会成为阻拦垃圾的一个阻碍,使部分垃圾和树枝堆积在木栈道,一定程度上阻碍河水流通,导致河道不能很通畅地泄洪。使该河段的水位迅速上涨,甚至出现内河河水倒灌现象。 |
相关阅读:
- [ 07-24]今晨福州城区涝点一览 路上行人请注意绕行
- [ 07-23]福州城区涝点一览 路过行人车辆尽可能绕行
- [ 07-23]福州:城区环卫工高温津贴月内发放到位
- [ 07-21][建议]福州城区增设绿化隔离带提升绿化率
- [ 06-28]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福州城区 门槛或将降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